下载此文档

关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环境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环境的思考
王林荫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和经营模式的变化,大大地恶化了我国农村的金融环境。只有进行金融政策的重大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充分利用民间的社会资本,并着力创设新型的民间金融的存在阻止了农村金融环境的加速恶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许多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民间金融特别活跃。正是这些活跃的民间金融改善了当地农村的金融环境,在推动当地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以快速发展和完善。其实,在正式金融机构大力裁减乡镇网点,大大地减少农业贷款之后,这些年来支持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当地民间金融的活跃,民间借贷已经成为农村融资的主要渠道。据人民银行吉林省公主岭市支行对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一季度该市春备耕融资预计5亿元左右,,民间借贷约2亿,其他涉农金融机构贷款约6000万。
农村民间金融得以发展的原因
农村民间借贷的利率较高,运营成本低。农村一直存在着对资金的紧迫需求。在无法取得正规金融机构支持时,农户唯有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有一部分是亲朋间互助性的无息借贷,而相当多的是高息借款。较高的利率刺激并支撑着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的繁衍。无论是个人还是某种机构从事农村民间借贷业务,其经营费用都很低。他们既不要富丽堂皇的经营场所,也不需要许多金融机构常用的软、硬件经营设施;既不需要维系一个多层次的管理机构,也没有众多的高薪员工。而且,由于其沉没于“地下”,游离于管理层的监管,还节省了一笔税收费用。
特有的社会资本降低了呆坏账率,节约了运营成本。民间借贷一般都发生在本村或临近村落,借款人的品性、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财富创造能力等资信信息,相互间一般早已了解,无需费时费力进行取信工作;贷款资金的用途、返还本息的资金来源、贷款资金使用的情况等,放贷人基本上无需作专门的调查即可知悉,无需特意跟踪资金去向和使用效果。因此,知根知底既可以节省运营成本,更有利于选择放贷对象,可极大地避免出现呆坏账。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农村大多都还保有传统的乡规民俗,这成了规范人们言行的基本准则,于此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大多都会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准则,或迫于周围的压力依乡规行事。因此,一个理性且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即便他会拖欠或逃废正式金融机构的债务,也不敢轻易拖欠民间借贷的债务。
地缘性的其他便利。首先,节省了本息收取费用。农村民间普遍存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习俗,在不出现意外时,借款人一般都会依约按时还本付息,无需放贷人上门催促;一旦发生意外无法按时还本付息,借款人往往会觉得很内疚,会主动上门道歉并请求延期,日后会尽可能设法归还。即使需要上门追讨,也只是在本村或临近村落,费时费力不大,与其他的金融机构相比较,费用低得多。其次,增大了抵押财产的范围。因为相邻间当某笔债务延期多时无法归还,或者有可能使放款人陷入困境甚至绝境时,放款人按约接纳抵押的房产在情感上较易被乡邻所理解。而且,抵债的房屋可以被放贷人及家庭使用,即使转买也更容易为乡邻所接受。此外,某些生产性财产的抵押功能也有类似的两面性,比如农户承包的鱼塘、果园、某种农产品加工厂或其他企业等,外部金融机构可能不敢将其视为抵押物,本地放款人却能够将其作为抵押物接受。
完善农村金融环境

关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环境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琪官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