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赣州通天岩导游词.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赣州通天岩导游词
各位挚友:

大家好!今日我们巡游观光的景点是通天岩风景名胜区。,。
难得的史料。











明朝万历年间的唐邦佐,在通天岩留下了三品诗文,其书法艺术具有极高的造诣,他的手迹,是通天岩摩崖题刻中的艺术精品,其书法笔力沉雄刚健,气场飘逸潇洒,溶诸家之长,无论是运笔,构造还是章法,都有独到之处。

通天岩是通天岩石窟的中心,是一自然环形山壁。嘉靖《赣州府志》载: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通天岩因此而得名。

自唐代以来,风光旖旎的通天岩石窟就被开创为石窟寺。至北宋时期,通天岩石窟的开创到达了高潮,尽管与我国众多的石窟比拟,通天岩壁造像的分布范围,石龛的体量、数量以及造像的尺度,及其规模都是很小的,但相对而言,它却是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最大的一处石窟,同时,它又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一处石窟,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这是一座宝贵的石窟艺术宝库。通天岩主峰巅有一明代建筑元武殿,俗称雷公殿, 963年重建改成仿天坛形式的三层楼阁, 964年我国,我国闻名戏剧家田汉题为群玉阁,游人登阁远眺,但见赣江如带,群山假设瓜,瓠蔓引烟,气迥薄隐,一派山川秀色,尽收眼底。

这8尊菩萨题材的造像,雕凿于唐代末年,开通天岩摩崖造像之先河。特殊是这尊双手合什的观音造像,她头戴宝冠,面象丰圆,披发垂肩,宝缯下垂,佩项圈臂钏,短璎珍,裙带穿环从腰际垂下,足踏莲台,虽经千年风雨剥蚀,仍活灵活现,沈从文先生称其为价值连城。中科院专家宿白于 101 年对通天岩龛造像后曾作诗:早刊菩萨像,晚补罗汉群,创始云晚唐,千古映赣江。











在悬崖峭壁中,有一组石龛造像,佛主毗卢遮那(即大归如来)作禅定状,左边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右边是骑象的普贤菩萨,他们面相方圆,神态庄重。由这组造像向两侧延长的悬岩上刻有层层排列的浮雕五百罗汉像,体态自然,表情各异,形成拱卫格局,气场恢宏,是北宋中期的作品。这里,集中了佛国世界的精华,是佛教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场所。

南宋工部尚书胡榘(时任赣知军)在《游通天岩》一诗中写道万龛石佛坐观空,安用悬崖架梵宫;纵使风霜窒岩窦,此心元自与天通。说明通天岩早在唐、宋时期就佛龛遍布,香客不断。

紧邻通天岩的岩洞就是翠微岩,这里有宋代李大正的题通天岩三字。岩窟下,相传为宋代隐士阳孝本的隐居处。岩壁上刻有阳孝本等三人唱和的诗词,这里还有通天岩年头最早的一品题刻,它雕刻于熙宁六年(即 073年),距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了。











位于翠微岩的大肚弥勒佛造像,其题材特异,完成于南宋,是通天岩摩岩造像的终曲。

而沿忘归岩、龙虎岩、翠微岩一线分布的单龛十八罗汉像,是北宋晚期赣州慈云寺僧人明鉴经多方化缘而雕刻的,这具造像刀法精练,特性显明,是通天岩摩岩石刻造像的又一精华。

巡游完了景区最具代表的五个岩洞后,我们来到广福禅寺。广福禅寺也是石窟寺,它是一种特别的佛都建筑,从宋代起先这里便是通天岩佛事活动的中心,是江南出名的佛教胜地,总是香火不断。

寺庙后面的穴洞就是当年寺庙的藏经洞。

寺庙的普同塔距翠微岩300米,三重檐四角攒尖顶,设须弥座,全部用红石构件组成,正面青石碑题:曹洞正宗、普同塔,,中空,是为寺院僧人坐化升天

赣州通天岩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5-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