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外国民商法第七章 侵权行为法.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外国民商法第七章 侵权行为法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概述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侵权行为是以作为或不作为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的行为。
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不同在于,侵权行为侵犯的是私外国民商法第七章 侵权行为法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概述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侵权行为是以作为或不作为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的行为。
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不同在于,侵权行为侵犯的是私权,其法律后果是对受害人的补救,即损害赔偿;而犯罪行为侵犯的是公权,其法律后果是对行为人的惩罚,即人身制裁。
侵权行为不同于违约行为,侵权行为违反的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和社会共同秩序,侵害的是绝对权;而违约行为违反的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侵害的是相对权。
二、侵权行为法的发展
早在古罗马时期,侵权行为法就与债法同步发展。与大陆法不同的是,英美的侵权行为法是与合同法并行的完全独立的部分。
传统的侵权行为法以过错责任为其基本原则,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法律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本位取代个人本位而成为法律思想的主流。在侵权行为法领域,出现了无过失责任原则。
第二节 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
一、损害
损害是指一定的行为或事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损害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前提。没有损害事实,不承担民事责任。
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人身损害。
财产损害有积极损害和消极损害两种。积极损害又称直接损害,是指因损害事实的发生而使受害人现有财产的减少;消极损害又称间接损害,是指因损害事实的发生而使受害人失去可能得到的利益。
人身损害又包括肉体损害和精神损害。精神损害又称非财产损害,即精神利益的损害。
二、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无加害行为,则无损害结果。关于因果关系的学说,大陆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又称为恰当因果关系说。
关于因果关系理论,英美法也认为要从综合因素来考虑。原告要证明行为与伤害之间不仅有事实上的原因,而且还要有最近原因或法律原因。
事实上的原因的确定,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非他莫属”,二是重要原因,三是共同原因 。
法律原因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后果的预见性,二是中介原因。
三、过错
除法律规定适用无过失责任的情形外,过错是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基本要件。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故意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损害后果,但仍希望或放任该后果的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其不会发生。
衡量行为人是否为故意,通常以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损害后果是否已经预见,是否希望或放任该结果的发生为依据。衡量行为人是否为过失,通常以行为人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为依据。
第三节 无过失责任的适用

外国民商法第七章 侵权行为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落意心
  • 文件大小480 KB
  • 时间202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