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毛概课程实践报告岳麓之行,走进湖湘古文化 1 桂电 11 级毛概课程实践调查报告-- 岳麓之行,追溯湖湘古文化课号: 组长: 组员: 时间: 2012 年 12 月岳麓之行,走进湖湘古文化 2 岳麓之行,追溯湖湘古文化--记毛概课程实践书法考察· 长沙之行考察时间: ~ 考察地点:长沙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湖南省博物馆等。考察人员:组长:张楠组员:唐薇、王瑞变、郑秋芬、杨隽、袁怡娜等。前言: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黄河与长江哺育了伟大而坚强的中华民族。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 湖南一直是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湖湘精神, 一直勇敢超越, 勇敢创新。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 历史底蕴给予了湖南人极大的干劲。作为书法专业的我们更是在这片土地上找寻到了那一片关于书法历史的起源与传承, 本着毛概课程考察的思想与自我学习的态度, 我们湖南省的五位桂电书法班成员聚在在一起, 迎着寒风, 冒着细雨, 准备开展为期将近一个多月的书法实践考察活动。一,走进历史、参观历史古迹与博物馆: 第一天, 我们五位成员便来到传说中的马王堆汉墓。进行历史追寻。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 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的家族墓地, 1972 年岳麓之行,走进湖湘古文化 3 至 197 8 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三座汉墓。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是汉初长沙丞相轪候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据我们在汉墓管理人员那里了解到,在马王堆汉墓的三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书, 其中包括《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养生方》等汉初学术与方术文献, 其中《易》与《老子》都与今本有较大的区别,被认为是这些书正式定本之前流行的传抄版本之一, 大量的方术文献有助于了解汉初的占卦、星相、医术、房中术等内容。帛书的字体接近于汉隶,而别具一格,被书界称为“马王堆体”。在马王堆汉墓,我们一行仔细参观了汉墓遗址与发掘出来的器物展览等,对汉代时期文化的兴盛钦佩不已。随后,我们一行又来到了位于岳麓山巅的岳麓书院,其实也还没到山顶,山腰处的岳麓书院犹如一位老者屹立在那里几千年, 向每一位经过的游客或者学者传说那关于湖湘几千年的深厚文化。走近岳麓书院, 首先是那一对早已名誉中外的大门楹联。岳麓书院为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 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 ,一千余年来, 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 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 迨及晚岳麓之行,走进湖湘古文化 4 清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 1926 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千年学府, 弦歌不绝”,至今书院仍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面向全球招生。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 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我们在后来的参观中也都一一拍照。走进岳麓书院,我们六个人都浓浓的感受到了一股书香气息。每一栋楼阁的门前都有一副对联,那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沉淀与结晶。我们仔细的记录了每一副对联, 为我们以后的书法学习打下基础。在岳麓书院小小的参观一下之后, 我们便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湖南省博物馆,进行一些历史文物的参观。湖南省博物馆创办成立于 20世纪 50 年代初, 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开福区,与风景秀丽的烈士公园毗邻。馆藏文物丰富, 尤以蜚声中外的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 也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湖南省 4A 级旅游景点之一。湖南省博物馆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 20 世纪末竣工的新陈列大楼造型古拙,气势岳麓之行,走进湖湘古文化 5 恢弘, 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出湖湘文化的丰富内涵, 成为古城长沙标志性建筑之一。新陈列大楼内设备先进, 功能齐全, 有以《马王堆汉墓》陈列为主体的五个常设展览及临时展览在此展出。湖南省博物馆荟萃了湖湘大地的文物遗珍, 展现了湘楚文明的来龙去脉, 每年吸引一百多万南来北往的中外游人前来参观,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了博物馆, 果不其然, 满目琳琅的历史古器物让我们打开了眼界。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关于书法的展览地方,找寻到了几幅工作人员定义为的“镇馆之宝”: (图一) (图二) (图三) 文徵明行书诗轴清阮元隶书六言联米万钟行书诗轴在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交谈中, 我们了解到, 经常会有比较出名的或者是有想法办展览的一些书法家会来博物馆办个人展览, 例如前几日就有一个 80 后书法
毛概课程课堂践实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