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城市“绿洲”
摘要时下,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发展环境、也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有些城市新的绿化规划已出台并付诸实施,新的绿化规划,不论是绿地面积,还是生要注重以人为本,创造更多的适宜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生理心理需要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功能
城市的核心是人,规划发展的动力和阻力也是人。人作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工作和生活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人们所从事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有赖于资源环境条件,有赖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对生态系统的持续性既有破坏作用,又有保护和改良作用。因此,在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既要看到城市建设的物理过程,又要看到其生态过程;既要重视城市绿化的社会服务功能,又要重视其生态服务功能;既要注意城市经济的生产效益,又要注意其生态效益;既要看到污染物质的环境负价值,又要看到其资源可再生利用的价值,使我国的城市绿化和城市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二、城市绿化的概况
由于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地位不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功能定位、 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树种、花草及其搭配,就会有着不同生态功能和风格特点,城市规划的地方特色一般都会先从城市绿化里入手,因为它是一个城市的最鲜明的物质特征。总体上讲,城市绿化可以概括为绿化、美化加文化,从而形成绿色系统,所谓绿化系统它主要强调生态功能,一般城市绿化系统可分为五大类。
、 水网
行道树应选择冠大荫浓的高大乔木为主,体现以人为本。让人们无论乘车、骑车、步行都在林荫下,不被风吹、不被日晒、少被雨淋。城市中的水网,一般和道路相连,也多是人们休闲的去处,应生态与景观相结合,在树种选择上宜以柳树、扬树等喜水性树种为宜。
公园、 广场
城市的公园和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游憩的场所,应满足人们生态、视觉、嗅觉、听觉、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城市造景应该要转变观念,改变审美观和价值观,不应该极力追求人工美,而是多来真的,少来假的;多上有生命的, 少上无生命的。因此,在总体布局上要以林为主;在造景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在树种选择上,要力求树种的多样化,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在树种搭配上,不仅要考虑色彩、时象变化、错落有秩等审美因素,还要体现文化内涵。
小区绿化一般由道路绿化、 居民楼周围绿化、公共休闲场绿化三部分组成。道路两侧,宜选择高大的乔木为主,以供人们休闲、纳凉之用;住宅楼周围的绿化,一般多选用小乔木、 花灌木,如选择高大的乔木,要与楼房留有4米以上的距离,以免影响采光和通风,同时要选择落叶阔叶树为宜,炎热的夏季,正值树木枝繁叶茂时节,有很好地蔽荫效果,可有效地降低室温,冬季落叶,又不影响采光;多数小区都留有供人们活动的小型公共场地,宜选择慢生、中生树种,如国槐、白蜡、银杏、合欢等,要求既有生态功能又有景观效果。
城郊绿化带客观上起着阻隔、区分建城区和郊区的作用,多由防护林带、片林组成。有的地方营造大面积的片林,形成城郊森林,还有的建成以林为主的森林公园。其特点是绿化面积大,生态作用明
城市规划与城市“绿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