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这篇课文是张秋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主要写了一个孩子在一场秋风秋雨后背书包上学时见到的水泥道上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欢、赞美之情。课文文字清新自然,朗朗上口,能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另一番情趣。
学生读一读课文,读不顺的地方画上记号,多读几遍.(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不容易读通顺的地方互相帮助,多读几遍。
4.检查要求会认的生字,注意“凌、增、棕”是后鼻音。
5.学生画出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水洼 印着 混乱 增添 棕红色 雨靴
三、品读课文,感受秋天
1.品读第1~4自然段.
(1)师范读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师:你们知道“明朗”的意思吗?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想一想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什么,还可以根据句子的意境来想词语的意思。(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生朗读时出示句子: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词语?
2.品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并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①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板书:
的地毯(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读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师:想一想,说一说“熨帖"是什么意思?落叶怎样地铺在水泥道上?为什么会这样熨帖地粘着呢?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那么,甚至有些混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师:“混乱"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由前后句寻找相对的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④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师:这句话里面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化?
(3)指导朗读。
师:多美的水泥道呀,你会怎样朗读呢?先自己读一读,有什么好的经历可以告诉大家。
3.品读第9~11自然段。
(1)听老师读,想一想,小作者经过水泥道时走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2)学生互相交流。(从“很慢很慢”可以看出小作者经过水泥道时走得非常慢。)
(3)师:小作者为什么会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很美呢?(引导学生明白:仔细观察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美.)
四、阅读链接,摘抄句子
1.出示课后的“阅读链接”。
2.学生自读。
3.老师简介汪曾祺及《自报家门》这篇文章。
4.学生交流读后感。
5.让学生摘抄本课喜欢的句子到自己的积累本上.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的地毯(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课时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3.习得方法,练笔拓展.
重点
1.会写13个生字.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难点
尝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风光。
一、出示画面,积累语句
师: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我看到了平时从未发现的美丽风光。大家快来看啊!
画面一(出现潮湿的地面):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二(出现梧桐树掉叶子的画面):你又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三(出现一条铺满梧桐树叶的小路):你会怎样描绘这条路?
画面四(出现一双穿着雨靴的脚在落叶路上的画面):这双小脚会怎样走在这条路上?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师:同学们,小作者仔细观察秋天的水泥路就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他还想象自己的雨靴就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多美啊,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总结课文,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又读了一遍。你们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了吗?
根据学生的答复,课件展示:
1.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场放晴了。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这种写法叫首尾照应。)
(假设学生找不到,老师可直接指导。)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精品文档请下载)
(句尾用上省略号,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3.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句子更生动、形象。)
4.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 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 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精品文档请下载)
(量词的运用,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