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一个偏旁,会写“他、河”等七个生字。
2、阅读比较,联络上下文,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绘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形象《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一个偏旁,会写“他、河”等七个生字。
2、阅读比较,联络上下文,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绘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形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3、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下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妙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教学难点: 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下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妙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那么谜语,请注意听好了:
谜语一: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 好似小闹钟, 清早催人起。
(猜一小动物)
谜语二:头上没帽子, 全身白袍子, 说话伸脖子,嘴像小铲子, 脚像小扇子, 走路左右摆, 不是摆架子。(猜一小动物)(精品文档请下载)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请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3.那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二、读准课文,初步感知故事
1、出示学习目的。
2、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请生来读。学习“一块儿”,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3.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考虑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③为什么小公鸡能捉到虫子,小鸭子却捉不到虫子呢?
(2),心情怎样?(快乐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快乐的心情。
(4)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精品文档请下载)
(5) 最后小公鸡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6)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快乐时刻:拍手歌<团结友爱〉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精品文档请下载)
为什么小鸭子能捉到鱼,小公鸡却捉不到鱼呢?
(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
(5)出示句子:小公鸡又是怎样做的呢?
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加了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2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