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夜书所见[10].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 夜书所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简介作者
叶绍翁是我国南宋的一个大诗人。
2、好,我们来看这首诗,一起来读一读诗题。
3、解诗题
(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
这里的书,就是我们如今“写”的意思。
(2)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
1、一读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一名学生读诗,正音。(强调“挑"的读音。)
(3)教学多音字。这个字还在哪些词中也读挑呢?
出示挑拨、挑逗、挑染 来, 一起读.
能给它的另一个读音组组词吗?
(3)齐读全诗.
2、二读
(1)快速地读,用“--—-——”标出诗人所写的景物。
(2)指名说,板书,再读一读词语.

3、三读
(1)理解“注释”
A、仔细看课文,除了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
B、①②③④和下面注释里的①②③④对应起来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C、看,诗句里的促织右上角有个③,我们就到下边的注释中找③,找到了吗?
D、说一说促织就是什么?
E 、你知道诗人为什么叫它 “促织"吗?
因为它在秋天鸣叫,提醒农妇冬天快到了,快织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织。
如今请小朋友轻轻地读,一边读诗句,一边看注释,你能读懂哪句诗?
(2)学生自由读诗。
四、明诗义,悟诗情
(一)出示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1、谁来说说“萧萧”指什么声音?(风声)
2、诗中的“梧叶”指的是什么?
(1)讲解:梧叶(课件出示梧桐的变化照片)
。它春天发芽;夏天叶茂;可到秋天,萧萧秋风一起,便叶黄飘落。从梧桐树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2)再出示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你能把这寒声送到句子中去吗?
(3)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
(二)学习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诗人的生活情境
旁白:那一年,诗人远离自己的家乡。在秋天的一个黄昏,诗人走出旅店房门,听到秋风吹动梧叶萧萧作响,诗人顿感阵阵寒意,又回到房中看书。可是,,你说,他在想什么呢?
(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生想象说话.
3、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指两名学生

夜书所见[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nrdwb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