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叶绍翁)
(2)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因为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在外作客。这客就可以解释为“在他乡作客"。(精品文档请下载)
过渡:在这秋风扫落叶,寒意袭人的秋夜里,诗人却孤身在外,他怎能不想家,想亲人呢?你能把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精品文档请下载)
5、练习朗读,评价朗读。
评:你读出诗人心中的思念了。
是呀,离家很久了,家乡的亲人,你们好吗?
一起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6、齐读前两句诗
引读:夜幕降临,诗人走出茅屋,读—-———--
千里之外,想念亲人,思念家乡,诗人感到孤独、无奈呀,读--—--——
7、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指两名学生说。)(精品文档请下载)
过渡:因为思乡,诗人在茅屋边久久站立,向家乡的方向望去,这时候,他突然看到了——---———-
(三)学习三、四两句
1、课件演示“一灯明”.
2、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所以诗人说“夜深篱落一灯明。”
4、他看着这一点灯光,想到了什么呢?(注:以下两环节据学生答复教学)
(1)猜测有儿童在捉蟋蟀。
出示“知有儿童挑促织,”
诗中说“知有儿童挑促织”,“知"在这里就解释为“料想、猜测”的意思.
(2)猜测有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
诗人想起自己小时候捉蟋蟀的情景了。板书:回忆童年
引:诗人小时候也经常提着灯在秋天的夜晚和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
(3)诗人看到灯火,在猜测、在回忆。你看,古人写诗,就是有趣,经常把话倒过来写。那你能用我们如今的说法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精品文档请下载)
(4)指名说。
夜深了,黑漆漆的,他突然看到远处篱笆下有一盏灯火,料想是孩子在捉蟋蟀吧.
5、练习趣读
过渡:这一灯火让诗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捉蟋蟀的欢快情景.
(1)你能读出捉蟋蟀的欢快来吗?指名朗读.
评:多开心呀!多好玩呀!
(2)捉蟋蟀好玩,斗蟋蟀更有趣了。
引:看,昨晚挑着灯笼捉来的蟋蟀,今天都拿出来斗一斗吧!
(3)演示斗蟋蟀。
(4)有趣吗?那谁来把这乐趣带到诗中去。
评:瞧,这一灯明也乐了。一起读。
男生、女生赛读。
引读:此时此刻,诗人也沉浸在斗蟋蟀的乐趣中了,不禁笑出声来,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精品文档请下载)
6、情感转换
过渡:可想起自己小时候斗蟋蟀的欢快情景,?
(1)指名说。朗读跟上(你就把这种心情带到诗中去吧?)
(2)指名读。评:我已经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了.
千山万水,隔不断的是思念呀!
(3)引:窗外的一灯明,照亮的是童年的乐趣,而屋内的一灯明,却伴随着孤独的诗人。
齐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四)整体感悟
1、出示整首诗。
夜书所见[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