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1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1
《揠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31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3
《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中那个忙着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并累得筋疲力尽的农夫显得很可笑。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禾苗的生长是有其发展规律的,不遵循其生长规律,任意拔高结果当然适得其反。
我们在嘲笑愚蠢的农夫的时候,却常常自己也不自觉地做着农夫一样的傻事儿。只是我们的劳动对象不是禾苗而是学生而已。正如农夫一心巴望自己家的禾苗长得高一点儿一样,我们做教师的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好点儿,再好点儿。对好的总希望更好,不好的希望好,期望总是没个尽头。我们虽不至于把孩子往高里拔,但却常常加班加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达标;我们忘记了自己也曾是孩子,我们不能容许孩子犯错,我们总是要板起面孔训斥孩子,用许许多多的不许禁锢了孩子自由的天性。
为了现实的功利性,我们不自觉地也在扮演着农夫的角色,愚蠢地重复着揠苗助长的行为。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冷静地遵循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热切地关注着,耐心地期待着孩子的成长呢?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4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31
1词语的理解不够到位,没有深入细致的让学生理解分析。我应该采用逐字理解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透彻。使学生容易体会这篇寓言故事。
2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只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插图、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朗读。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我反而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做事急与求成,只顾把问题罗列出来要求学生解答,本来是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但却把事情弄的更加糟糕,而且还造成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和回答不出问题时心理受到的压力。学生不懂问题更不懂答案,所以课堂气氛较紧张。我应当让学生多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对他们提出问题并且要求他们解答问题。
3我罗列出的问题没能抓住重点,没能对学生进行引导,问题比较琐碎,导致没有提供给学生更多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应当将不必要的问题去掉,整理出重点问题,一步步将他们引导到寓言的含义上。
4我本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所以才自作聪明的让这些根本不懂课文内容的学生对本课进行表演。
这次的教学中,我由于紧张和上台经验不足,把原本备课时就规划好的一些内容给忘记了,没能将他们完全展现,望各位领导老师理解并给予指导、批评。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5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31
师:当农夫的儿子看到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他会怎么做呢?课文中没写,同学们能不能开动脑筋把这个故事继续下去呢?
生:农夫的儿子一定会跑去向他的父亲问个究竟。
师:是呀。我们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吧。我来扮演农夫,谁愿意扮演儿子?
(学生们纷纷举手)
师:好!你们先讨论一下:农夫的儿子该怎么演?父子俩会说些什么?然后选一位同学当代表上台表演。
生:父亲,你快去田里看看吧!咱家的禾苗都枯死了!
师:小孩子家,瞎嚷嚷什么!待我去瞧瞧。咦,这是怎么回事!昨天还好好的……
生:父亲,你昨天到底做了什么呀?
师:我不是看到咱家禾苗老不见长嘛,为父就想出一条妙计来: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整整忙了我大半天呢,可把我累坏了。虽然累坏 了,但值!你没瞧见,那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呢!
生:还“值”呢?现在禾苗都枯死了,你还觉得“值”吗?
师:为父也想不通啊,我的办法明明很管用,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生:父亲,难道你真的不知道禾苗是要自己长的吗?你这样做分明是在帮倒忙!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31
师:唉,为父不是嫌它们长得太慢嘛!
生:禾苗长高、长大需要一个过程,,不也是一天一天慢慢长大的吗?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长大成人呢?
师:哎,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一句话: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