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艺术手法
第1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诗歌鉴赏复习
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第2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第3页,共71页,编辑于20写景有什么特点?
第17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望庐山瀑布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诗中是如何写瀑布的?
第二句采用了以静写动,化动为静的写法。一个“挂”字维妙维肖地写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而第三、四句则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第18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另外,还有把无情之静化为有情之动。
如中唐李德裕被贬至海南岛崖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其《登崖州城作》:
青山欲共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常伴随着比拟修辞方式相融相生的(我们在题干中如果看到要求分析诗句中“动”与“静”的关系时就需要特别关注。)
第19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
。
7、虚实
第20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虚实结合
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第21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李煜《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愁是无形的,可剪可理之物是有形的,无形之愁被化为有形之物来写了。
化虚为实 (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第22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返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1)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为了突出清溪水这一特点,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第23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1)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清澈。(1分)手法:衬托手法,以新安江水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的更加清澈。(2分)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水,把两岸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水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写出了清溪水的清澈无比。(2分)
第24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3分)
第25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3分)①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②对比(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③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虚写突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答出以上三种表现手法的一种即可。答出手法,得1分,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得2分。其它手法(如借景说理、侧面烘托等),言之成理,亦酌情给分。
第26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景
物
描
写
正面
侧面
对比
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细描
不同
角度
动静
虚实
远近高低
感官感觉
色彩、声音、形态、气势
明暗
衬托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第27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描写对象二:人
第28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是如何体现作者的思念之情的?(3分)
主要是通过一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第29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