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行政通讯工程
施工组织计划
2
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第二章:具体需求与分布 3
第三章:依据的施工规范 6
第四章:施工组织设计 7
定线缆路由和信息点安装位置。
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结合施工现场调查,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做到合理有序地进行安装施工。
在安装施工前,应对工程中所用的设备、缆线、配线接续部件等主要器材的规格、型号、数量和质量进行外观检查,详细清点和抽样测试。
工程中所用的设备、缆线、配线接续部件等主要器材的规格、型号、数量和质量都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无出厂检验合格证明的材料或不符合设计规定的器材,不得在工程中安装使用。
缆线和主要器材数量必须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主要缆线和关键性的器材应全部到齐,以免因器材不足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经清点、检验和抽样测试的主要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缆线和器材,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9
编制务实科学、经济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保障工程保质保量、按期顺利实施。
1、缆线敷设
在敷设缆线前,应在施工现场对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核对,检查所采用的缆线型号、规格、程式、数量、起讫段落以及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符合,如有疑问应及时与主管建设的部门共同协商,予以研究解决,以免耽误工期,影响施工进度。
在敷设缆线前,应对各种缆线进行清点和复查,将布放的缆线整理妥善,并在其两端贴上显著的标签,标上缆线的型号、长度、起始端和终端地点,以便按施工顺序、对号入座进行敷设施工。
在布放缆线前,做好牵引端头和连接装置,把它装在缆线的牵引端,以减少缆线承受的拉力和避免在牵引过程中产生扭绞现象。
在缆线敷设时,为保证缆线本身不受损伤,布放缆线的牵引力不宜过大,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
在缆线布放过程中,缆线不应产生扭绞或打圈等可能影响缆线本身质量的现象。缆线布放后,应平直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不应有可能受到外界的挤压或遭受损伤而产生障碍隐患。
2、通信电缆敷设要求
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在同一电缆沟内敷设时,需要电力电缆在上层,通信电缆放在最下层,一般不允许同层敷设。
通信电缆埋地敷设时,,,。
电缆在墙上水平敷设时,,垂直敷设时,-,转弯处视情况可稍缩短或放长。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等于电缆外径的15-20倍。
通信电缆在地下与热管道交叉时,热管道应有隔热层,与其他管道交叉时,通信电缆应穿管保护,其净距为500毫米。
直埋通信电缆与高低压电力电缆同路径时,通信电缆应敷设在电力电缆的上面,。
9
3、用户线路敷设要求
室内通信线与低压电力线、煤气水暖管等至少相距50毫米,过近时应用瓷管防护或绕黑胶布做隔离。
室内通信线不允许和电力线的暗管、槽板、墙洞等合并装在一起。
室内线穿过墙洞、地板洞和槽板等一切磨损性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其长度应较洞口或槽板端等长100毫米。
进入室内分线盒的线必须穿过盒下的穿线环才能进入盒内,进盒后线应留有足够的长度使可达到最远的接头。
室内线沿墙明敷时应用环钉固定,环钉间距3-4米,转角处应增加环钉固定。
室内电话线穿管敷设时,应同时安装电话出线盒,电话出线盒的安装高度一般距室内地面300毫米。
4、室外线路铺设
皮线敷设应具有一定的高度避免被刮断的风险,皮线每隔20米~30米应固定或绑扎牢固,以保证皮线有足够的强度。
尽量避开与强电同路,严禁在强电上缠绕。
皮线尽量避免与粗糙或锋利的物体产生摩擦。
皮线应横平竖直,不遮挡门窗。
同径路皮线不应有相互缠绕,皮线之间垂度基本一致。卡钉均匀美观。
皮线在室外尽量避免有接头,即使有接头也要使接头防雨水。
电缆分线盒至用户桌面的引入皮线尽量采用自承式双股铜芯对绞线,如采用平行双股铁线长度不宜过长(,MDF架至用户桌面理论长度不应超过3公里)。
5、机房配线架、交接箱和多媒体箱跳线注意事项
尽量使用同一种跳线(相同芯线直径,相同对绞长度),跳线不得有接头。
跳线走线横平竖直松紧适度,避免迂回线,严禁飞线,禁止跳线在跳线环或档杆上缠绕。
10
MDF架或交接箱以水平中线为界,水平中线以上采用上走线,水平中线以下采用下走线以便跳线均匀美观。
跳线线头松紧适度即可,不应预留长度。
跳线转角时必须经过档杆或跳线环。
跳线完毕后一定检查跳线接触是否良好,跳线根部是否具有一定强度。
专线必须标
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