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升入三年级,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第一课时已经会读会认会写生字词,、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教学目的:
知识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升入三年级,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第一课时已经会读会认会写生字词,、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认识2个生字,写会课后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绘“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乐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意识.
4、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擅长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蒲公英开花和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件、蒲公英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稳固识字:
(1)在通往草地的路上,词语朋友正等着大家呢,快给他们打个招呼吧!
(2)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轮读,及时正音.
2、回忆课文,整体感知
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二、深化学习,理解感悟:
1、看图:这片草地美吗?来,让我们一起读第一段,要把草地的美读出来哦!
2、多么得意的草地呀!在这片草地上,发生了哪两件事呢?
合作学习一:自由读课文,考虑:在这片草地上,发生了哪两件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学习第二段
(1)谢廖沙和他哥哥经常在这片草地上玩,他们是怎么玩的呢? 指名读第二段。
(2)在这一段中,老师有一个词语不明白:一本正经。谁来告诉老师呢?
(3)表演兄弟俩的游戏。对照文本,品评表演。
指名再读本段,读出童趣、快乐.
(4)老师还发现一个四字词语:引人注目,这是什么意思呢?
4、学习第三段
(1)开满蒲公英花的金色草地多么得意!小哥俩在草地上玩的多么快乐!还有更有趣的事呢!
(2)合作学习二:自由读第三段,考虑后交流: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3)读前4句,体会“起得很早”: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草地是金色的。
体会“并”:给人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如今才这样认为,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认。
(4)读后三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6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