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其发生率在全身个部位损伤中占第2位,仅次于四肢损伤,但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居首位。
常见原因有:捆绑、砖石和锤等钝器造成的挫裂伤;斧、钉、锥剪、匕首等造成的砍伤、切割伤、后立即发生的损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等;
(2)继发性脑损伤 指头部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损伤,如脑水肿和颅内出血。
脑损伤(brain injury)
2、按受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
(1)闭合性脑损伤 凡硬脑膜完整的脑损伤均属闭合性脑损伤,多为头部接触钝性物体或间接暴力所致;
(2)开放性脑损伤 硬脑膜破裂、脑组织与外界相通,多有锐器或火器直接造成,常伴有头皮裂伤或颅骨骨折。
脑损伤(brain injury)
脑震荡
脑挫裂伤
开放性脑损伤
脑损伤(brain injury)
一、脑震荡
临床症状: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常不超过30min。同时伴有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等表现。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时及伤前近期情况,而对往事记忆清楚,称为逆行性遗忘。常有头痛、头昏、失眠、耳鸣、恶心、呕吐、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可持续数日或数周。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CT检查无异常。
一般卧床休息1~2周即可,可适当给予镇痛、镇静药物。
脑损伤(brain injury)
二、脑挫裂伤
概述:包括脑挫伤及脑裂伤,前者指脑组织遭受破坏较轻,软脑膜完整;后者指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伴有外伤性蛛血。由于两者常同时存在,合成为脑挫裂伤。
脑损伤(brain injury)
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症状之一,病人伤后立即出现昏迷,绝大多数超过半小时,严重者长期昏迷。
2、局灶症状和体征 如语言中枢损伤出现失语,运动区损伤出现椎体束征、肢体抽搐、偏瘫等,但发生在额、颞叶前端“哑区”的损伤,可无神经系统受损的特征。
3、头痛、呕吐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脑损伤(brain injury)
处理
1、首选CT检查MRI协助确诊,腰椎穿刺脑脊液含大量红细胞(颅内压增高者禁止腰穿)。
2、体位 意识清醒者取斜坡位,昏迷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及时清除口腔和咽部血块或呕吐物,定时吸痰。
脑损伤(brain injury)
处理
4、开放气道 深昏迷者。抬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备好压舌板,以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短期不能清醒者,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减弱并潮气量不足不能维持正常血氧者,及早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脑损伤(brain injury)
处理
5、加强气插、气切病人的护理 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湿化气道,定时开放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定期翻身叩背,严格无菌操作
脑损伤(brain injury)
病情观察
1、意识 意识障碍是脑损伤病人最常见的变化之一。意识障碍的程度可辨别脑损伤的轻重,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加重 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GCS评分量表)
脑损伤(brain injury)
病情观察
2、生命体征 (1)体温 伤后早期,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可出现中等程度发热;若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可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即发生高热,多系视丘下部或脑干损伤;伤后数日体温升高,常提示有感染并发症
脑损伤(brain injury)
病情观察
2、生命体征 (2)脉搏、呼吸、血压 若伤后血压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提示颅内压升高,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发生;枕骨大孔疝病人可突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止;闭合性脑受损出现休克征象时,应检查有无内脏出血,如迟发性脾破裂、应激性溃疡出血等。
开放性脑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是指头颅损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皆伴有头皮裂伤、颅骨骨折、硬脑膜破裂和脑脊液漏,可发生失血性休克、颅内感染等。
开放性脑损伤
临床表现
1、头部伤口参杂大量异物如头发、泥沙、碎骨片等,有脑脊液和脑组织从伤口溢出
2、与脑损伤症状相似
3、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4、失血性休克
开放性脑损伤
处理
1、首先争分夺秒地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危及病人生命的伤情;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测量生命体征,有休克征象者,遵医嘱及时补充血容量;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禁用吗啡止痛,以免抑制呼吸;
4、外露的脑组织周围用消毒纱巾卷保护,再用纱布架空包扎,避免脑组织受压。
开放性脑损伤
处理
5、对插入颅腔的致伤物不可贸然撼动或拨动,以免引起颅内大出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