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MIS理论专题
期
末
论
文
第二小组
-------物流管理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
指导教师:
李宗民
组员:
班级:信管071
学号:200600654127 姓名:高翰明
学号:200600654124 姓名:张列建
学号:200700654126 姓名:谢文飞
班级:信管072
学号:200600654228 姓名:石权
学号:200600654222 姓名:高昌远
目录
目录……………………………………………………………………………1
一、什么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2
二、什么是物流管理……………………………….…………………………………2
三、物流管理的分类…………………………………………………………………2
四、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3
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间的关系……………………………………….4
六、现代物流管理新的发展趋势........................................5
七、泰阳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简介……………………………………………….8
八、参考文献…………………………………………………………………………10
一、什么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也称物流信息系统(LI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它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它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1)日本综合研究所,《物流手册1981》中的物流概念:“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2)美国物流协会,CLM2000对“物流”的定义:“为满足客户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源头与消费点之间的高效(高效率、高效益)正向及反向流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3)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物流术语2001对“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二、什么是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物流管理的4个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三、物流管理的分类
物流管理的划分有以下分类标准:
1. 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物流活动的运行规律以及物流活动的总体行为。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在整个物流活动过程中,微观物流仅涉及系统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或一个地区。
2 .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整个社会为范畴,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物流的社会性很强,经常是由专业的物流承担者来完成。
企业物流是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它由企业生产物流、企业供应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几部分组成。
3 .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国际物流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的情况下,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而对物资(货物)所进行的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因此,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这种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重要的物流领域,近十几年有很大发展,也是一种新的物流形态。
区域物流是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的概念,指一个国家范围之内的物流,如一个城市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均属于区域物流。
4 .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
MIS物流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