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三首
【教学目的】
1。认识1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生字。
。默写《绝句》。
3。理解重点字、词、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1 古诗三首
【教学目的】
1。认识1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生字。
。默写《绝句》。
3。理解重点字、词、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感悟诗的意思,感受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难点:
1。学习《绝句》,理解诗歌所运用的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感受春天的活力;
《三衢道中》的比照等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愉悦心情。
【教学准备】
.
。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它们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风光.
二、学习生字词.
,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诗句,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鸯”是后鼻音,“崇”是翘舌音;
“燕"的上边是“廿”,不要写成“艹”;“崇”是上下构造,上边是“山”,不要写成“出”。
三、学习古诗《绝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1。首先欣赏诗歌的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读懂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2)一个“飞"字和一个“睡”字描绘出了两幅怎样的画面?(一是温度渐暖,春泥融化、燕子翩飞的场景;二是河沙被春日晒暖,鸳鸯交颈而卧的场景。)
3。学习诗中运用的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
四、指导朗读。
指导读:练习法——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学生先练习读,酝酿情感;老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展指导、范读;再分组竞赛读,让学生在比赛中互相比赛,读出情感;最后,全班齐读.
五、作业。
把《绝句》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课文小结】
《绝句》这首诗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活力、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和热爱。
【板书设计】
绝句
迟日 江山 美丽
春风 花草 香
燕子 飞 鸳鸯 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一)导入新课:
从诗题“春江晚景”入手,全班交流.(同学们你们见过江边黄昏时分的美景吗?或许我们看不到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这幅画,但我们可以从苏轼的诗中想象画作里的美景。)
(二)学习古诗,体会意境。
,读懂诗句。
2. 朗读诗歌,小组交流学习:
(1)你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早春还是晚春?为什么?
1 古诗三首[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