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景东县锦屏镇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景东县锦屏镇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为了提高景东县锦屏镇玉米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地膜覆盖、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景东县锦屏镇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实现当地、产量水平等而定[2],~、~。种植方式采用宽窄行规格种植,按宽行距80 cm、窄行距40 cm、塘距40 cm打塘点播,每穴播种子2~3粒,播深3~5 cm。
4 地膜覆盖
经推广实践证明,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适应范围广,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增产增收措施。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播种时间要较露地玉米提早7~10 d。播后盖膜,随种随盖,盖膜一定要严密,达到严、紧、平、宽的要求。玉米苗基本出齐时,及时开口发苗。要把握阴天突击放苗,晴天早、晚放苗,大风不放苗的原则[3]。一般每穴放2株壮苗,苗孔深以11 cm为宜。苗放出膜后,用细湿土将放苗口封严,以防透风漏气、降温跑墒和杂草丛生。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清除废旧地膜,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5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出苗至拔节阶段称苗期阶段,也称营养生长阶段,是玉米生根、长叶、分化茎节的阶段。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根系发育良好,培育壮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苗期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玉米出苗后及早查苗补苗,及时间苗定苗,一般3叶间苗,间苗要间密留稀、间弱留强、间小留大、间病留强。在5叶时进行定苗。~。
穗期管理
从拔节至雄穗开花阶段称穗期阶段,也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此阶段既有根、茎、叶旺盛生长,也有雌雄穗的快速分化发育。穗期管理主要目标是通过肥水措施壮秆、促穗。玉米穗期追肥,一般进行2次:第1次在植株即将拔节前施入, kg/hm2,以利于根深秆壮,称为攻秆肥;第2次在抽雄前7 d左右施入, kg/hm2,以促进雌花生长和雌穗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数,称为攻苞肥。施入攻秆肥后进行第1次中耕,兼有除草、覆盖化肥作用。第2次中耕可于施入攻苞肥后进行。
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阶段也称生殖生长阶段,是指雄穗開花至籽粒成熟的阶段,包括开花、吐丝和成熟3个时期。此阶段营养生长基本结束,以生殖生长为主,是决定籽粒饱满程度的重要时期,防灾防倒,争取粒多、粒大、粒饱、高产,是该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为保持叶片功能,防止早衰,对出现脱肥的地块用2%尿素+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兑水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玉米抽穗至乳熟期需水较多,应浇好灌浆水。为了减少植株营养物质的消耗,使之集中于雌穗发育,可在玉米抽雄始期及时隔行去雄。
6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锦屏镇玉米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锈病等,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蚜虫等。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病虫害的调查,当病叶数、虫头数达到防治标准时,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
发病特征。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一般都混合

景东县锦屏镇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珍珠夸克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