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理解《黄鹤楼》的写景内容,感受诗人的愁绪;
2、通过诵读《钱塘湖春行》,欣赏诗中描绘的春景,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3、品味作者妙笔,感受大自然景色的美好。
《黄鹤楼》、《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理解《黄鹤楼》的写景内容,感受诗人的愁绪;
2、通过诵读《钱塘湖春行》,欣赏诗中描绘的春景,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3、品味作者妙笔,感受大自然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写景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把握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欣赏常德丝弦《心中的桃花源》.
常德被称为“桃花源里的城市”,而柳叶湖正是这座城市里的璀璨明珠。到过柳叶湖的人必定要到司马楼前走走,去感受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而濒临长江,耸立在武昌桥头的黄鹤楼却因崔颢的一首律诗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欣赏。(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初读,读懂诗意
1、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将字音读准、诗歌读顺。
2、接下来,检查一下同学们自读的情况。(指名朗读,随文点评字音是否准确,注意“昔”“鹤”“载”“萋”等字的读音;节奏是否正确、有无一些韵味、感情。)(精品文档请下载)
3、刚刚听同学朗读,老师觉得该同学读得好(用欣赏的语言去肯定),现在请大家欣赏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的作品,欣赏他读得好的地方。(点拨:“愁”字的停顿)(精品文档请下载)
4、模仿语气、语调,再读诗歌。同时,结合注释,文白对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可两两合作)
5、检验对读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所写的内容。(检验后课件展示、指导)
三、品析诗景,读懂诗人
了解了诗歌的大意,接下来我们不防把自己置身诗中,用心感悟诗中的景象。
1、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诗人来到黄鹤楼,望着巍峨的黄鹤楼,他思绪飞扬,此时,他联想到了什么?(由黄鹤楼想到有关仙人的传说,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精品文档请下载)
思考:这两联诗中用的两个“空”字所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
活动:师生对读(师读“此地"、“白云千载”,其它的由学生读),说说两个
“空”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点拨:昔人、黄鹤已去,千百年来只有悠悠飘荡的白云伴着黄鹤楼,就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学生背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的心境,此时诗人的感受是孤寂、惆怅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2、诗人登上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望向对岸,他又看见了什么样的景象?
明确: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活动:学生试背这一联,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中的景象,可加入自己的想象。(如果学生用的是自己的话就试背,如果是回答原文,就描述诗中景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3、渐渐的,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还不愿离去,夕阳下的景物更令他着迷,,他看到了怎样的晚景?产生了怎样的情绪?(精品文档请下载)
明确:暮色苍茫,江面上烟波浩渺。

《黄鹤楼》、《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syhqk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2-05-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