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黎明静悄悄
王晓兰 在经历了楼市的疯狂上涨和冷却后,如今的购房者少了几年前的焦灼感,多了分泰然。
2009年第一季度,楼市就像春天吐绿的柳树,春意盎然,打算买套二手房的朋友赵女士讲了这么一个段子。
楼市黎明静悄悄
王晓兰 在经历了楼市的疯狂上涨和冷却后,如今的购房者少了几年前的焦灼感,多了分泰然。
2009年第一季度,楼市就像春天吐绿的柳树,春意盎然,打算买套二手房的朋友赵女士讲了这么一个段子。
中介:您的房子现在还是卖120万吗?还能再便宜吗?
业主:对不起!不能了。而且现在卖135万了。
中介:客户真的有心要买,您能告诉我您的最低心理价位吗?
业主:心理价位?嗯……其实我心里想卖到150万!
中介:……! A'
据赵女士说,这来自于一个房地产经纪人在2009年的真实经历,业主与多个购房者接触后,最终以153万的价格成功交易。
赵女士今年36岁,7年前在北京望京某小区买了套房,那时还没想过孩子的问题。两年前,儿子出生,户口随老公落在了海淀,她寻思着将来要让孩子在海淀上学,那里的教育优势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划片上学”的规定,她决定在海淀区再买一套房子,一是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二是当作投资。
跑了多家中介后,赵女士发现,尽管现在的房价比起最高点降了不少,但是没有两三百万元想都别想地段好的大房子。权衡之后,她只好暂时放弃“改善居住”的愿望,以孩子教育为主。今年春节过后,赵女士和丈夫的周末时间几乎全都用来找房,已经看了近二十套房子。谈到感受,她说:“买房子的人真多,难道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了?”
在北京回龙观某商品房小区里,有人也在为房子烦恼。
4月某个明媚的周日下午,32岁的笛笛妈带着一对儿女在小区的马路边擦车,6岁的女儿有模有样地帮着擦车身,3岁的儿子则是趁机兴高采烈地玩水。很快,银色的车身变得闪闪发亮,劳动结束了,孩子们开始和其他伙伴一起在草坪上打闹、戏水。笛笛妈则和邻居聊起上午备受“冷落”的看房经历。笛笛妈买房,不为投资,只因现在的住房太挤,两居室住着三代六口人。
新楼盘也在回龙观,去年下半年开始销售,主要是小户型。笛笛妈考虑着买两套相邻的小户型,打通后自住或者办公都合适。没想到,一进售楼处,她就发现与去年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完全不同,售楼小姐不复当日的热情,呆坐了二十多分钟,无人接待,索要资料时,亦遭冷声冷言,于是愤愤然地出来,“市道一好,开发商的尾巴就翘起来了。”
笛笛妈说,现在的小区里,尽管大多数邻居只有一个孩子,但像她这样住房紧张,想买第二套房的人很普遍。2003年小区开盘价大约4000元每平米,尽管比周边经济适用房2600元每平米贵很多,但是从2004年开始,随着北京城区房价飙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落户郊区。
她说,2004年――2005年落户于此的邻居大多年龄相当:“大学毕业头几年,工资不多,处处要花钱,根本攒不下多少钱。像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的人,一般都有兄弟姐妹,父母养大我们已经很不容易,不能再指望他们支援子女买房子。当初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想的是先住着吧,等有钱了,再换大房子。谁能料到房价会翻着倍地涨?”
实际上,1980年代出生的独身子女们,即便有双方父母
楼市黎明静悄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