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1. 体会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2。 积累名句
学习过程: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小测
学生们齐读第六、七段,考虑以下问题:
找出文中交代诸葛亮身世、志趣的句子,并说说作者交代
《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1. 体会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2。 积累名句
学习过程: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小测
学生们齐读第六、七段,考虑以下问题:
找出文中交代诸葛亮身世、志趣的句子,并说说作者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
身世: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志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作用:说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同时更突出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谢之情
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什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文中说明先帝创业过程困难,又说明作者效忠先帝的实际行动的句子是什么?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报先帝”是指哪件事?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茅庐) (2)临崩寄臣以大事(白帝城托孤)
5、.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答复 十六字方针 )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学生自由读第八段,考虑以下问题:
1、文段中提到的各人的责任分别是什么?
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攸之、袆、允: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陛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后主刘禅应如何做?
应多加谋划,亲贤臣,远小人
四 自由读全文一遍,然后小组讨论本文的主旨,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
五、指出文中所用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其好处。
一(1———5段)寓情于议 即议论、抒情 二(6——7段)寓情于事 即以记叙为主
三(8--9段)议论、抒情 (详见老师专用书)
六、总结全文
作业布置:
(一)、用原文答复以下问题:
1、表文中诸葛亮向陛下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
(1)开张圣听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反复强调)
2.文中交代诸葛亮身世的句子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交代志趣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某棉纺厂濒临倒闭,这时郑兴走马上任,真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的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二)、背诵第六到九段
(三)、背记文中的重要字词的解释
(四、随堂练习
1、选出以下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否:否认 ) B、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阙:缺点 )
C、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阵:军队 )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恨:遗憾 )
2、选出以下句中“以"和“以光先帝遗德"的“以"意义一样的一项( B )
A、愚以为宫中之事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C、先帝不以臣卑劣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选出以下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