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临教字〔2005〕20号
关于印发《临武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县直各学校,各民办学校:
《临武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已经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2005年5月
临武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
(暂行)
为推进临武县义务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要求,特制定《临武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暂行)》
一、学校类别划分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指县城所在地及县城所在地之外的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乡镇中心学校、村完小和教学点,根据学校的自然办学规模,这里按四类划分如下:
A类为:9个班级以上(含9个)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8个班级以上(含18个)小学。
B类为:9个班级以下初中,6---18个班级的小学,6个班级,班均人数多于32名(含32人)的小学。
C类为:6个班级,班均人数少于32名的小学,6个班级以下小学。
D类为:教学点。
二、建设标准
(一)A类学校建设标准
1、组织管理
(1)学校要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和教学骨干参加的领导小组。各项责任落实,各成员职责分工明确。有满足信息技术教学和专职网络管理人员。
(3)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和安全制度。把教育信息化管理使用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之中,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
(4)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信息技术费和音像教材费做到专款专用。
(5)各类信息化设施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0%以上。
2、校园信息化环境
(6)学校要建有覆盖全校主要教育教学场所的校园网,网络主干传输速率达到100M bps以上,并与市县教育城域网实现10---100M bps的连接。
(7)建有学校网站,具备学校网上公共信息发布和校内交流等功能。
(8)全校生机比达到初中12:1、小学13:1以上,每个教师办公室要有1台以上电脑或建有教师备课室,用于教师备课。
(9)建有多媒体综合教室。每个级段普通教室配有1--2套具备电视节目接收、计算机画面演示、实物投影和音视频播放等功能的多媒体小平台,其它教室配有“两机一幕”常规电教设备。
(10)建立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和网络视频收视系统。
(11)安装并启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标准示范软件。
(12)配置能够确保网络安全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具有杀毒软件和网络日志备份等功能。
3、教育教学资源
(13)开发建设与整合主要学科教学资源库,形成主要学科的校本资源,并能做到定期进行整理、更新。骨干教师具备开发和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
(14)按省定标准征订与学科文字教材相配套的电子、音像教材资料,并做到主要学科教师人手1套,相关学科学校1套。
(15)建有一套与新课程相配套的省、市光盘资源。
4、教师培训
(16)骨干教师(是指主要学科组要有1名以上骨干教师)通过Intel@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学科教师全员要通过教育技术类的培训,学校每学期组织教育技术类的校本全员培训不少于1次。
(17)按规定要求教师通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考核。
(18)骨干教师具备开设网络课程的能力,能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自主学习。普通教师具备应用多媒体课

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