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
论文标题<3号黑体>;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内容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5号楷体>;
正文(2000-4000字)<4号宋体>;
正文结束必须有: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姓名、年龄、职称/职务、学历、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E-mail等<5号楷体>。
:
(1)右上角须注明作者对论文的引用部分不超过35%的文字承诺及签字并由学校审核盖章
(2)封面还应包含论文的题目,作者所在单位和姓名。
,一式二份,电子稿件由学校汇总打包发送至:******@:(单位)论文评比
,必须在文章末注明发表刊物及时间。已参加市级(含市级)以上论文评比的文章不得参评。
。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及所获奖项,2年内不得参加此项评比,并将名单通报各学校。
三、报送时间:
2010年4月10日之前,将参评论文及参评论文汇总表(附表)送交到大港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汇总表电子稿发至 ******@.,主题:(单位)论文评比汇总表。
四、评审费:50元/篇(报送论文时一并上交)。
五、联系电话:63109735 联系人:刘老师、李老师
电化教学的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作者:刘立单位:天津滨海新区大港仁合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结合自己的课题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形式,原则,整合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数学、学科整合
[正文]:电脑技术的普及,已经使得多媒体技术深深的植入教育领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新课程理念得以有效实施。在新课程实验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教学的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优势功能。只有合理的使“学科知识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点”有效结合,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提高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的水平,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
整合的互补优势。逐步加快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的模式走向成熟完善。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教学主导者角色。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而是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改变了以往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现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使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激发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原则
1、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2、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应体现现实学习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原则。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数学的学习不应也不可能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的产生源头。
三、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作用
1、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确定新的教学观念。
学生通过课堂得到经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数学教学,从广义是来说,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数学教学都是数学课程资源。所以,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实现学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利用flash制作的课件可以模仿传统的钉子格图围出各种“平行四边形”。解决了传统教具空间的束缚,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2、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台。计算机对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后台技术支持。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面前进。例如教学《质数合数》时,flash课件可以允许学生对屏幕上的自然数“拖拽”分类。优化了传统教学方法,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