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或说是三个过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晏殊:991 —1055 ,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自小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仕途显达,官至宰相。他的词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风格温婉闲雅。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多反映士大夫宴游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如《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或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蝶恋花(北宋)晏殊梁简文帝就有句: “翻阶蛱蝶恋花情”,为晏殊所欣赏,遂取其句中“蝶恋花”三字以为其名,将原唐教坊曲名《鹊踏枝》易名为《蝶恋花》。蝶恋花,三字, 充满了缠绵相思之意。《蝶恋花》词牌来历 jiá1、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掌握本词的主要表现手法; 3、反复诵读, 体味词中主人公的情感。学习目标诗歌赏析要点: ,深临意境 ,揣摩手法 jiān ān,了解 jiàn,栏杆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使……调落朗读本词整体感知思考探究: 1、本词的主要内容和词眼是什么? 2、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4、试鉴赏“昨夜西风凋碧树”中“凋”字的妙处。 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1、本词的主要内容和词眼是什么? 主要内容: 思妇怀远词眼: 2、词的上片用了哪些意象?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意象: 菊、兰、燕子、明月鉴赏:槛菊愁烟兰泣露。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默默饮泣,勾勒出一幅疏朗的深秋图景。这里用“愁烟”、“泣露”暗示秋的背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景物主观情绪化了,又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奠定了哀婉幽凄的基调, 寄寓了作者的哀愁。炼句题答题步骤: (1) 描述该句描绘的景象。(2) 抓住关键字词或手法简析。(3) 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白居易《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
廖广利蝶恋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