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卷 A卷(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闭卷使用学生 2008 级(文) 考试时长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09 年1月2日说明:所有答案都应做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20分) 1、我校的校训是( B) 2、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强调说明的是( D)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 C) ,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4、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D)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2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学会宽容,善于原谅。原谅他人是( C) 7、“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使得他无法单独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应付自己的问题,他必然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将人类的生命延续下去。”这说明,个人的生存、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 B) 8、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须是(A) 9、“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对“爱祖国”的要求集中体现为( B) 、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合法经营去获取利益和财富 10、为了使自己的交往行为引起交往对象的良好反应,引发积极的交往行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体现了人际交往中互助原则的是( D) ,金石为开 ,闲谈莫论人非 ,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1、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这是我国现代社会提倡的( A)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品德》考试卷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