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字博物馆发展透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
户包括专家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信息的传播质量和效率也大幅提高。
由上述特点可以看出,数字博物馆将实体博物馆具有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再造和呈现,是在信息社会以数字技术对博物馆只能进行的再现、延伸和扩展,这是数字博物馆的根本性质。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金瑞国,数字博物馆的传播学研究,文博,2010年04期,第95页
3. 数字博物馆现状
近年来,中国在数字博物馆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上网”到“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从启动“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中国数字博物馆工程”到“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北京数字博物馆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开通运行,一批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信息资源服务,成为展示中华历史文化的舞台。   
目前,随着以“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数字故宫”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博信息化项目的开展,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得到初步的探索和发展:国家文物局颁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山西、辽宁、河南、甘肃四省300多家文博单位完成了38万多件珍贵藏品数据采集,故宫、上博等单位也完成了10万件以上文物数据采集;全国有近200家博物馆建立了互联网站;故宫、首博、上博、南博、金沙、敦煌等单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馆内进行辅助展示,并开展了三维数据采集和利用;一批深入解读遗产价值的数字文化产品(如2010年世博会上展出的数字化的《清明上河图》)的广泛传播,并取得良好效益。
  但实际上,与国外较为完善的数字博物馆相比,中国的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显然还与之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外的数字博物馆大都趋向于脱离实体博物馆,其目标受众区别于实体博物馆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转而越来越倾向于一般大众,利用自身优势以娱乐的方式和艺术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科技观念、文化内涵和生命真谛。同时,国外的数字博物馆不仅具有服务性的特点,还具有商业性的特点,他们通过在线售卖门票或纪念品等衍生产品获得市场收益,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显然,我国大部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远远没有走上产业化的道路,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国家对文物博物馆事业的政策与扶持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战略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物博物馆事业,事关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形象。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以期能够发展好文物博物馆事业。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让文化产业上升为支柱产业,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打造具有估计影响力的文化会展、节庆活动等,显著提高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精品范文模板

数字博物馆发展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仅仅三声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2-05-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