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
这个潜在的问题用科赫捷夫()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把标准化作为一整套互相密切配合的、要达到一定目的的措施,则它一定要有一些原则方针作基础。例如,要有标准化的计划工作方法:标准化工作应按通常那种由零散课题来汇集年度计划呢?还是按有助于解决像推行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一些重大国民经济任务的综合问题来进行呢?”这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方法问题。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标准化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尤其是在计划工作中采取的是那种“由零散课题汇总年度计划”的工作方法,它的弊端越发显示出来:
1. 标准化计划不能充分反映国家的需要,国家急需的标准没有制定或制定得很少;相反地却制定了大量的并不重要的甚至无用的标准。例如,1930年和1931年的标准化计划工作量是制定9 000个标准,虽然工作规模很大,但没达到预定的目的(通过标准化来解决当前生产上的问题),标准化与国民经济计划的结合看不出成效。究其原因是全苏标准化委员会没有集中力量去制定有决定意义的基本标准,而是制定了大量的次要标准。多年的标准化计划中都有不大重要的课题,可是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准,常常是草草了事。
2.“由零散课题汇总年度计划”的工作方法,不仅易于造成轻重不分、主次混淆、没有主攻方向的弊病,而且会相应地助长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标准本身质量的倾向。古比雪夫(标准化委员会主席)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标准化的状况时说:创造性的标准能够改变生产的面貌,标准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合理化和改造的重要手段。但是标准和标准不同,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并不是指的现在这些标准,它们不是合理化的开端,有一些标准简直就是对现状的肯定。
3. 由于标准化的目标总是不能适应国家重大技术经济任务的要求,就引起了标准化工作不断地动荡,忽而搞集中,忽而搞分散;标准化机构则不停地改组,它先后归属过工农监察人民委员会、最高人民经济委员会经济管理总局、劳动与国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苏联人民委员会议于1931年2月决定将全苏标准化及其所有机构划归国家计划委员会管辖,同年11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又认为必须将其重新划归劳动与国防委员会管辖)。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标准化机构如此动荡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标准化的实际作用不满意。调整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改变主管部门来解决标准化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问题。
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标准化工程师们渐渐地悟出了一条新的工作思路,就是变一个个制定标准为成套制定标准;变目标和重点不明确为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综合地、系统地解决问题。专家们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认识到标准化不仅要有一定的顺序步骤,而且在解决问题上要有一定的成套性。他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标准化成就的大小不是看某一生产部门中现行标准的数目,甚至也不是看有多少产品制定了标准的相对指标,而是看综合性问题的解决结果如何。标准化计划工作也应当以解决这种综合性问题为基点。因此,工作成绩的标志不应当是颁发了多少标准,而是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哪些综合性问题。”
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指定成套的标准解决综合性问题,这就是最初的综合标准化思想。科赫捷夫把它叫做“成套系列原则”。他认为“确立这一原则就是想寻求能最完善地实现标准化的最短途径”。另外的一些学者还把这种做法叫作“成套典型化”。总之,制定成套标准是它的特征,解决综合性问题是它的目的。
综合标准化的首选试验对象是内河船舶。因为战争时期内河船舶损失惨重,而战前的内河船舶制造技术又非常落后,为要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重建内河船舶制造业,首先就需要确定河运船队所需要的各种型式尺寸的客船、客货船、拖船和驳船的合理组成,并为每种型式规定出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适宜参数。这是内河船舶型式尺寸、基本参数系列化的基本任务,也是内河船舶标准化和船舶设计、制造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制定这类标准就属于解决综合性问题。船舶的型式首先要考虑燃料的种类(是用石油还是用煤炭作燃料),故主机的标准化会涉及到船用柴油机或蒸汽机。此外,船型又与船舱机械、甲板机械、管道附件和各种装置的名目、参数和特性密切相关。然而,这只是船舶内部参数之间的联系。必须考虑的第二个方面是:内河航道的状况和航道界限变化的规律、发展的远景(不同时期航道的深度、宽度,河流和运河的弯曲半径,水闸门的限界尺寸、桥孔的限界尺寸)。此外,还必须考虑
标准化的发展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