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理想象的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感情地朗读课《奇异的琥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理想象的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一、理解题意。
二、初读课文。
﹡正音:“珀”字读“pò”,不要读“bó”;“脂”读“zhī”,不要读“zhǐ”;“湃"读“pài”,不要读“bài".
﹡易写错的字:“澎”字中间部分的“士”不要写成“土”;“湃"字中的“拜”字左边不要多一横,右边不要少一横;“黏”字左边笔画较复杂,左半部不要丢掉中间的一撇一点,不要把下面写成“水”。
﹡理解生字词。
三、想一想课文大意。
主要写的是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来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和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一篇说明文。
四、理清文章层次构造: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五、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到达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六、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例如:列表格、画箭头、写小标题、文字表达等方式。
七、你对琥珀还有哪些理解?针对课文内容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
形成(1—12)
21奇异的琥珀 发现(13—17)
样子、价值(18)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深化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理想象的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初读内容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理解了什么叫化石,而且还初步接触了其中一种化石,名为琥珀(板书)
2、谁能根据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掌握的知识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琥珀。
3、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琥珀有了个大体的认识,下面大家跟随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各种琥珀,去亲眼领略一下它的风彩吧。
(出示琥珀欣赏)
4、师:欣赏完了这么多琥珀,说说你的感受。那么,我们今天的课文中所描绘的这块琥珀又被称为怎样的琥珀呢?(板书奇异)奇异是什么意思?(和众不同,令人惊异)
二、深化学习,感受奇异
(一)透过样子,感受奇异
1、师: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琥珀的样子的句子,体会它的奇异在哪里。(找到第十八自然段前几句话,指名读)
(出示图片)
2、相继出示图片和文字,指读
奇异的琥珀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