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十月围城的观后感800字
十月围城的观后感1
影片中乞丐、戏子、车伕、小贩代表了最广泛的下层民众,我们不能因为下层民众的愚昧就不去发动他们,也不能应此抹杀他们在革命中的作用,全部全部牺牲都是有价值的。假如没有这些牺牲和流血,上,咱中国人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告知全世界:“不值。”
说来好笑,192个国家(这回怎么没有“和地区”三个字?)代表聚在一起,原来是探讨“为明天的事”。可中国代表非要纠缠着“昨天的事”。当然理由也堂而皇之得很:明天要不要共图发展?你先把昨天欠我的钱还清了再探讨。这就像一艘大船正在漏水,眼看就要沉入海底,船上全部人都要肩并肩合力排水才可以渡过难关,其中却有一个人说:“你先把昨天的钱还给我,不然我再拆一块木板当柴烧。”
这就是中国人在“明天的事”上的答案!就似乎192个演员共演一部戏,中国这位演员演了一回小丑。
看过了联合国,再来看看国内:2008年以“警民冲突年”为别名恒久被登记来了,刚刚过去的2009年则是“野蛮拆迁”年。中国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肮脏一气,制造了自焚、制造了上吊,也制造了日益加剧的社会冲突。你去问问政府官员和房产商们,社会冲突和拆房盖楼哪个是“今日的事”、哪个是“明天的事”,再问问他们:“为了明天的事,值吗?”
尽管野蛮拆迁造成激烈的社会冲突,可是野蛮的脚步却依旧没有减缓。有没有人想过是谁在纵容这帮无耻之徒?其实是那些今日还没有轮到被拆的百姓!中国人有着特有的冷漠,当别人苦痛时最多冷冷地看一眼,就像看到路边蜷缩的乞丐一样。人心不齐、人情冷漠,于是被拆迁就成为“少数人”,为合法权益而抗争的就是“极少数人”。那些看别人的喧闹回家产下酒菜的人们,你有没有想过?明天相同的命运会降到你的头上?你将会成为新的一批“微小数人”?
当然了,人并不都能看到“明天”。就像《十月围城》里讲的一样,同样是爱护孙中山,有的人是因为李玉堂给了他尊严并帮他赎回了传家之宝、有的人是为了报杀父之仇、还有的人只是为了让主子快乐……之于四万万同胞的“明天”,只有陈少白和几个学生懂得。
从故事到今日整整100年过去了,这100年来,其实中国没有变。不同的是原来只有四万万同胞在受苦,现在有十四万万了。当年中国被腐朽不堪的清庭奴役,现在奴役着我们的政府同样腐朽不堪,还更加野蛮与专致。当年还有极少数人情愿“用这代人的牺牲换重光那代人的华蜜”,现在连这极少数都没有了。
其实电影里的反派人物阎孝国也说了一句值得思索的话:“见血就晕是吧?瞧你那点胆识,你若胜利,国家必亡。”这句台词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久久没有消散。是的,知道旧秩序必死的人未必有推番(错别字防过滤)它的实力、能够推番旧秩序的人未必有建立新秩序的实力、能够建立一个秩序的人未必有经营下去的实力。在这方面,美国有个胜利的阅历:我打江山,打完了你们去治理。惋惜的是,在中国我们听到的是另一个声音:“x打下的江山,x不坐谁坐?”
这就是中国的逻辑,这么狗屁不通的逻辑可以大声向十几亿人说,一点都不用觉得芒刺在背。我又想起电影里的一场戏:警察砸《中国日报》社的时候,李玉堂说:“机器坏了,刻蜡板、手写也要印报纸。”这句台词就像炸雷一样炸着我脑袋嗡嗡作响:原来经过这100年,今日的中国社会还不如晚清。100
电影十月围城的观后感8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