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_澳大利亚.doc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_ 澳大利亚论文导读: :中国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始终保持在 10 亿美元以上。澳大利亚还是中国农产品逆差的主要来源国。深入研究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两。论文关键词:中国,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澳大利亚和中国互为世界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进口国,自 2000 年开始, 中国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始终保持在 10 亿美元以上, 2009 年更是达到了 333 亿美元。同时, 澳大利亚还是中国农产品逆差的主要来源国, 2009 年的逆差额为 21 亿美元。近年来, 随着能源危机以及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 澳大利亚越来越重视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 目前已经把中国列为全球经贸战略的一部分。截止至 2010 年中国和澳大利亚已经举行了 14轮 FTA 谈判澳大利亚, 双方一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将是中国与智利和东盟之后签订的第三个自由贸易协定,也将是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1] 。从未来来看,澳大利亚农产品对中国出口规模将呈进一步扩大趋势。深入研究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将会有助于扩大双方农产品出口, 推动双方进一步合作并走向共赢, 也为提高中国农产品对澳大利亚的出口提供有积极意义的指导。一、中澳两国间农产品贸易概况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均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分别处在第五和第六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 9 年澳大利亚对外出口农产品共 9 亿美元, 其中对中国出口 8 亿美元,占总出口的 % ,是 1994 年的 倍。中国农产品对澳出口额不大, 2008 年向澳出口贸易额 亿美元的农产品, 2009 年则同比略微下滑,为 亿美元, 主要为谷物、蔬菜、动物饲料等产品,但两年向澳出口均仅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的 % ,澳大利亚不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从两国贸易总量看,中国处于绝对逆差的地位。 2009 年中澳贸易逆差为 21 亿美元,为 1994 年的 倍。(一)中澳两国间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澳大利亚对中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较集中澳大利亚, 主要为 043 类( 未加工玉米)、 112 类(含酒精饮料)、 211 类(未加工兽皮)、 263 类(棉花)、 268 类(羊毛、其他动物毛)、 411 类(动物油、脂) ,这 5 类农产品占据了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农产品总额的近 80% (具体情况见下表 1)。自 2002 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澳大利亚对我国出口的羊毛、其他动物毛产品一直牢牢占据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总额的近一半,但贸易额存在下降的趋势。截止 2009 年贸易份额跌至 % ,但贸易额仍近 11 亿美元,占出口产品的第一位,其他产品份额则均较小。未加工兽皮、含酒精饮料产品则总体呈上升态势, 贸易额不断上升。未加工兽皮的份额由 2003 年的 % 上升至 % ;含酒精饮料则从 2003 年的 % 上升至 % 。棉花、未加工玉米则近些年来波动幅度较大。动物油、脂则占据的份额较稳定,近 7 年平均达到 5% 左右。表1 2003-2009 年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主要农产品构成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编制
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_澳大利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