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现状及投资环境介绍
一、乌海概况
乌海市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地处大陆深处,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少雪,春季干旱,夏季炎热高温,秋季气温剧降。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资源丰富。℃,。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乌海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76年,经国务院批准,原乌达和海勃湾两个县级市合并成立乌海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和滨河新区管委会,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万(),有蒙、汉、回、满等40个民族,是中国西部大开发以来,率先在国内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行城乡单一户籍制度的城市之一,城镇化率96%,全国排名第四位。
乌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拥有“黄河明珠”、“乌金之海”、“书法之城”、“沙漠绿洲”、“葡萄之乡”、“赏石之城”的美誉。
“黄河明珠”——乌海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民风淳厚,被誉为镶嵌在黄河金腰带上的一颗明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开始蓄水,形成118平方公里水面的“乌海湖”,水面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0倍、,使乌海市成为依山傍水、水绕城中、特色鲜明的独特格局,环境更加优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明珠”。
“乌金之海”——乌海市境内资源富集,素以“乌金之海”著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有37种,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30多亿吨,以优质焦煤为主,占全自治区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左右;铁矿石储量600多万吨;煤系高岭土储量在11亿吨以上,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石灰石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高品质的石英砂、石英岩总储量达50亿吨,白云岩、耐火粘土、硅石储量也很可观。邻近地区还有丰富的盐、碱、芒硝、太西煤等,这些矿产储量大、品质高、配置条件好,是发展化工、建材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书法之城”——乌海市于2008年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全市共有中国书协会员23人、自治区书协会员120人,常年坚持习练书法的爱好者万余人。书法家冯印强创作的书法作品荣获中国书法
“兰亭奖”一等奖,填补了自治区空白。在连续两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上,乌海市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的三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即“规模最大的书法活动”、“规模最大的青少年书法比赛”、“各民族少儿用最多灯笼拼成的‘爱祖国’大型表演活动”。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2011年又获得“中国硬笔书法名城”命名,书法文化已成为乌海人的精神家园。同时“中国书法城•乌海”也被自治区评为十大文化品牌之一,地区特色文化品牌初步形成。
“沙漠绿洲”——乌海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相对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绿化美化成效显著,打造宜居城市迈出新的步伐。截至2012年底,%以上,%,,高于全,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为沙漠绿洲。
“葡萄之乡”——乌海市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适合葡萄种植,有“葡萄之乡”的美称。黄河流经市区105公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无霜期达156~165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蔬菜瓜果生长,是国内可与新疆吐鲁蕃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多个葡萄品种荣获国家级奖项,被推荐为奥运会安全优质葡萄。汉森集团、云飞葡萄等企业成为葡萄产业的龙头带动企业。汉森葡萄酒荣获
“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在2013年第17届柏林国际葡萄酒质量大赛中,选送的“窖藏五星干红、窖藏赤霞珠、典藏蛇龙珠”三款葡萄酒均获大赛金奖。
“赏石之城”——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中段,西接贺兰山和乌兰布和沙漠,东依桌子山山脉,黄河穿市而过,特殊的地质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美石资源。拥有被誉为“天书”的5000年前先民留下的“太阳神”岩画,开乌海赏石文化之先河。近年来,乌海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观赏石•乌海博览会”、“中国观赏石•乌海博览会暨巴林石精品展”等活动。2012年8月14日,荣获全国首个“中国赏石城”称号,是继“中国书法城”后,又增加的一张耀眼的城市文化名片。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3年,,按可比价格计算,%,连续1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增长5%;第二产业
乌海市概况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