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1)雷电
1. 雷电的产生: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的一种集声、光、电为一体的天躲避。
(2)不要躲在不稳固的临时建筑物内、大树下和广告牌下。
(3)不要靠近被大风刮倒的电线杆或电线,防止触电。
(4)在家要把门窗关严。
(5)在汽车内不要冒险行驶。
3. 大风或沙尘暴会刮来那些疾病:
(1)呼吸道疾病;(2)皮肤病;(3)眼部疾病;(4)其他疾病。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5)泥石流
1. 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泥石流是一种土、石、水想混合的流动体,这种流动体夹有的土石固体碎屑物,含量在15%—80%,其流速流量、冲刷撞击能力都远大与山洪。
滑坡是指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整体向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2. 泥石流的规律:
(1)泥石流容易成群爆发(2)泥石流是爆发时间短、造成灾害快,是突发性极强的自然灾害,所以危害性极大,预测与预防难度也大。
3. 泥石流的特征:
(1)断流现象与巨大的轰鸣声;(2)强劲的冲刷、铲刮;(3)弯道超高与遇障爬高;(4)巨大的撞击、磨蚀现象;(5)严重的淤埋、堵塞现象。
4. 发生泥石流、滑坡时的逃离:(1)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高地,不要在谷地停留。
(2)泥石流和滑坡的面积一般不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的高处逃避。
(3)泥石流和滑坡的冲击和搬运能力很大,所以应向两侧的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
(4)不要逃上树躲避。
5)避开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6)冰雹
1. 冰雹:冰雹属于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现象,是从强烈发展的冰雹云中降落下来的冰块和冰疙瘩,小的似豌豆、蚕豆,大的如乒乓球、鸡蛋。
2. 冰雹来临前的天气特征:
(1)温度、湿度:早上湿度大,中午太阳辐射强烈,或天气热的反常。(2)风:当南风转成西北风或北风,风力不断加大。
(3)云:开始为顶部白色底部黑色,不久云中出现红色,形成白、黑、红混在一起的云丝,云边呈土黄色。移动速度快伴有强烈的连续翻滚。(4)闪电:多数为横向闪电。(5)雷声:有低沉、此起彼伏的闷雷。
3. 降雹时特征:
(1)降雹持续时间较短。
(2)降雹的面积较小,一般为10—20平方千米,宽1—1000千米,长10—2000千米。
(3)雹块降落速度快。
(4)降雹区常呈带状,宽约几十米到几千米,长约几千米。雹块越大,下降的速度和破坏力就越大。
4. 在野外遇到冰雹袭击的应急处理:
(1)迅速找可躲避的地方暂时躲避,避免冰雹的直接袭击。
(2)若无处躲避,可迅速脱下上衣,裹住头,脸等重要部位,以防砸伤。身上其他砸伤部位,应在降雹后迅速就医。
(3)不要在有玻璃的建筑物附近躲避冰雹,防止冰雹砸随玻璃后被玻璃划伤。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7)山洪
1. 山洪: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由于山区地面和河床坡度都较陡,降雨后形成大量的雨水并且很快汇集,形成突发性强、水量集中、破坏力强、急剧涨落的洪峰。
2. 洪灾发生时的自我保护:(1)向山冈、楼房等高层建筑处转移。(2)若无处躲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必要时可爬上大树暂时躲避。(3)可用有浮力的物品扎成筏,一旦水位没过屋顶就要上筏。(4)不要爬到泥坯墙的屋顶。
3. 遇到山洪爆发的应急:(1)当水超过膝盖,不要单身过河。水达到齐腰就更不能过河。(2)万一被水冲倒,要冷静,想办法抓住河中的漂浮物和岸边的树。
(3)向高出转移,但不能停留在大树下,也不能跑到山冈的顶部,以避免雷击的伤害。(4)不要接触电线,若电线被河水冲打时,远离河边。(5)在山洞等处避雨时,要预防滑坡、滚石和坍塌现象。
4. 洪水阻碍道路的处理:(1)不能强行通过。(2)若电路被损坏,一要远离,防止触电;二要报告有关部门,及时抢修,不能侥幸通过。(3)不要相互抱在一起。
旅游时如何防洪:(1)了解目的地,避开经常有山洪爆发的地点,避开山洪多发季节。(2)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3)遇到山洪时要在高处行走,并找路返回。(4)山洪经常有自己的路线,不要走在山洪经过的路上,向两侧避开。(5)遭遇山洪时,迅速判断现场环境,向高出躲避。若无法躲避时,应选择教安全的位置固守等待救援,并不断的向外发出救援信号。(6)与其他被困游客集体行动,听从管理人员指挥。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8)大灾之后防大疫
1. 自然灾害会导致传染病发生或流行的原因:居民生活秩序失常,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医疗卫生机构遭受破坏,医疗条件
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3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