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诀别流水线——单元式(CELL)生产革新
圆形的工作台边,几个人组成的工作单元完成全部的组装工作。没有了流水线,没有了无人帮运机,也不见了自动化仓库,单元式生产开始成为佳能新的选择。
社长俯身求教
“一提起降低成本,似乎马上就想到产业外输化,但是这样做不过是利用了外输地优越的生产条件,公司本身的生产力并没有改进。”御手洗■士夫每次回国,看到本国公司空洞化,工厂一片惨淡的情形,痛心而由衷地期望进行一次能够真正提高佳能生产效率的革新。
他仔细地分析了当前的困境:面对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品种日趋多样化的势头,以少品种、大产量为前提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开始显得捉襟见肘,它不仅仅会导致销售机会丧失,还有可能陷入大量库存的危机。如果一味依赖巨额投资的大型生产设备,投资调配就会出现困难。
所以,寻找一种灵敏的、富有弹性的、能够满足小产量、多品种要求的生产方式,成了御手洗■士夫最迫切的希望。
此时,一家电子零部件厂的代表团来佳能参观,他们对佳能的自动化流水线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评:“这些长长的传送带根本就没必要,佳能完全是在浪费钱”,“把‘无人帮运’这种无聊的东西都合理化了,再也找不到这样愚蠢的事了。”
面对如此辛辣的批评,御手洗■士夫决定和各位董事一起看看那家电子零部件工厂和一家大型电机制造工厂。他们惊奇地发现对方已经停止了传送带流水作业方式,采取了一种新的、被称为“单元生产”的生产方式--由几个人组成的生产小组从事全部复杂工程,生产出完整产品。
比如日本市场曾经流行的超薄翻盖手机P504i的组装就采用了单元式生产方式。3名女工站在不到3米长的工作台前组成一个单元,所有的手机装配流程都由她们完成。第一名女工的工作是把一块电路板装进上盖板,装好摄像头,拧紧螺丝,完成后放到第二名女工的手边;第二名女工用联线把上下盖板连接起来,传给第三名女工,同时顺手帮她拿上一块电路板;第三名女工把电路板装进下盖板,拧好螺丝,手机装配完成。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这样一个单元一天可装配手机900部,而以前一条流水线需要14个人作业,每天只能生产1300部。所需零部件都堆放在工作台上,工人不用移动位置,这就减少了机器、半成品和人员移动的损耗。而且还大大节约了空间,装配车间的1/3因此空闲下来。
在参观完工厂后,御手洗■士夫决定从长浜佳能开始进行生产革新。1998年初,革新运动正式开始。
点评:在否定中前行
表面看来,单元式生产方式对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否定是生产流程技术性的变化。实质上,这是一种制度创新,是生产观念的革新。单元式生产方式并不像流水线生产方式那样,需要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流水线,而且很多人也知道这样一种方法,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实践呢?因为过去流水线生产方式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大多数企业被“福特主义”神话所束缚,像佳能这种不断扩大、发展的公司,大型的流水线生产还是一种发展、进步和实力的象征。
然而这一思维却忽略了当今时代个性化需求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御手洗冨士夫从现金流通经营方面考虑,把那些固定大量资金的重、厚、长、大的设备、库存品、半成品视为“恶”,对于样品变更反应迟钝的生产方式也视为“恶”,由于生产过剩将多余的库存品强塞给销售公司来提高销售额的做法更是“恶的极至”。所以,当他发现单元式生产方式后,就毫不犹豫地对传统的流水线生
佳能cell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