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讨会会议纪要
【篇一:战略研讨会会议记录文档1】
公司战略研讨会会议纪要
时间:2012年4月16日
地点:公司会议室
人员:苟总、李总、胡总、肖总、薛总、朱总、彭总、
内容:
一、钟总对战略出台的背景进行解读二、李总通构上看,深燃3家战略合作伙伴资质都不错,今后要把3家的资源整合,眼光不要太短浅,在全国市场上占到20-30%的份额缩小。原先我们估计lpg将来的市场份额大概是40-50%,但从研究看来,lpg未来份额还要大一些。一定不能主观上否定它。
?作为深圳燃气,定位还是区域燃气集团公司,主要以燃气主业经营上赚取利润,选择目标市场要有目的/有挑选,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的一带一一经济,人民生活水平。
?对外扩张,应是多种形式的组合,目前跑马圈地的公司很可能因资金跟不上或管理人才跟不上,第二轮整合有机会。
你们中肯的评价,很值得我们深思。目标再清楚,关键还在于落实。所以下来要认真总结一下。
问题一:对未来扩张城市的选择:有几种不同的意见1、向深圳西部市场发展,例如广西(桂林)、粤东等地:因为这些市场现有大的运营商比较少。
2、在深圳附近的地区扩张:可以充分利用华安的资源,在华安批发业务有效的送达半径内发展。
3、珠江三角洲附近发展有一定难度:一是因为这些城市的竞争已经比较激烈,二是因为这些城市对深圳没有认同感。
4、扩张主要是在长江以南(赣州、景德镇、上海外围郊县等):
内地企业引进外资主要是因为没有资金。进入的城市不一定非要有特定的区域范围,从城市人口、经济和城市大小等考虑。城市规模以小城市为主(进入门槛低,政府工作好做)。
5、采用船运的方式,通过二级码头在南海代售、代销。
6、深圳燃气不出去可惜;出去,企业的机制还不完全合适,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性不够。
7、考虑和中华煤气、新希望等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资本+经验)8、扩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人才、资金和气源保障等因素9、异地扩张要把握几点:
1)打牢基础,主业在深圳壮大实力之后再扩张,应先考虑怎么吧深圳市扎扎实实做好,如老区改造、lng置换等,此外,特区外的市场也很大;2)稳步扩张,做一个是一个,摊子不宜铺得太大,战线不能拉太长;3)瓶装气扩张有一定空间10、深圳燃气注重的不是控股而是经营,也不在于圈钱,投资不一定限于现金,还有其他方式。专营权是在深圳燃气之后,全国其他地方才出现得。有自然的垄断性。未来几年,其他城市也会有专营权投资,但不会是一个
城市两个管道燃气公司。专营权立法给外资很大的机会,但我们的扩张目的与之不同问题二:关于接驳费未来是否会被取消的看法:大部分认为在未来5年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被取消,特别是在广东发达地区。
政府:国家有关部门(人大、建设部)对接驳费非常关注企业:对跑马圈地”的燃气运营企业,盈利时间长,现金流和经营会出现很大问题。
通过企业发展和投融资体制的完善,燃气企业的融资没有问题。
Tng项目+全成本定价”的发展模式,使深圳燃气融资能力较强。
接驳费在燃气企业收入中的比重很小,对绩效肯定有影响,但不用看得太重。公司本来就不是靠接驳费盈利的。真正影响整合的因素是经营业绩和资金实力。
接驳费取消是肯定的,但时间不能确定。
问题三:赣州项目的经验:政府关系和天津大同自身后续资金的不足是深圳燃气成功获得项目的主要原因赣州的专营权是政府下了文,但是没有法律政府保证。
政府关系非常重要,各地的政策都不相同。
赣州的项目是完全独立运作的,原煤气管网无条件转让,(?)原有员工关系也不进入,条件非常优惠。燃气价格虽然走听证,但是科目不是很细,价格利润空间较大。
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谈不上什么经验。
问题四:lng:对lpg的冲击总体影响不大,对石油、成品油(华安公司)的冲击较大;lng和lpg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两气共同发展lng的置换过程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深圳城中村的发展特点使深圳有一些管网很难到达的地方(管网置换的限制很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城市燃气置换对lpg有一定影响,但冲击不是特别大。lng70%的用户是电厂用户,而电厂从目前看并非lpg客户,此外,管线建设置换需要很长时间,长时间内,两气并存,应同时发展,两个市场都要抓好lng主要对重油和成品有冲击,对华安业务有一定影响,珠海bp、汕头嘉德士、惠州炼厂等其它问题1:%把瓶装气业务装入华安,增强了华安公司的竞争力华安公司lpg需要进一步增容,终端扩张后,一级气库也需要扩大,扩大的重点是三级气站,如梅县、河源等。扩大的方法主不是自建气站,以考虑收购、产权多元化的方式为主其它问题2:投资可能考虑的角度和因素可以考虑按项目投资回报率或者财务模型来分析(管道气一般是12%),决策项目
战略研讨会会议纪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