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圆的面积》
科 目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40分)
教学目的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估一估和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浸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转化思想。
2
课题名称
《圆的面积》
科 目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40分)
教学目的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估一估和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浸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转化思想。
2.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合作学习的品质。
二、过程和方法
1. 通过对圆面积的认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才能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才能。
2. 经历观察、理论操作等探究新知的过程,开展学生依情推理的才能。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
三、知识和技能
1。 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面积,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
2。 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正确率应该到达95
﹪以上。
3. 能用圆的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通过理论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才能。
教学重点、
难点
1。 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个硬纸圆片、透明胶布
教学活动1
:认识体会圆的面积
1)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S=as=abs=ah
S=ah÷2S=ah÷2S=(a+b)h÷2
2)拿出自己手中的圆形硬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看到圆想到什么?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叫什么?出示课题。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请同学们考虑。
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叫圆的面积。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起学生从旧知识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并决定思想方向,有利于学生想象才能的培养。
老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课本既是老师教学的主要根据,又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而且注重培养了学生自学、会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活动2
2。 学习交流:感受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计算面积
1) 动手操作:把自己手中的圆形硬纸平均分成假设干份,看看能不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2)小组交流讨论:刚刚拼成的图形和圆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假设分的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