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走进灵璧课件.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走进灵璧课件.ppt制作人:张洁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我的家乡安徽省灵璧县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 淮北平原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33 ° 18 ′— 34 ° 02 ′,东经 117 ° 17 ′— 117 ° 44 ′。县境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 北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全县地势低平,地形为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倾斜。海拔 27 — 米,一般多在 20 米左右,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 % ,黄泛冲积土层较厚、土壤肥沃,适宜于机械化生产。境内主要山丘属低山丘陵和剥蚀残山,属淮阳山系,徐淮山脉余脉。主要山峰有 54 座,海拔超过 100 米的有 24 座,最高峰为下楼镇西部的灵觉。灵璧简介灵璧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通鉴纪事本未·高帝灭楚》:汉高祖三年(前 204 ),刘邦占领彭城,项羽率精兵三万来战, “大破汉军”,汉卒淹死于谷水、泗水者“十万余人”。楚军“又迫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兵“十余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刘邦陷入重围,幸而大风骤起,飞沙走石,才“与数十骑遁去”。县志记载传说: 刘邦见楚军追来,藏匿于枯井,坐骑隐入于山洞。追兵过后,坐骑将缰绳垂入枯井, 救出刘邦。后人称此井为“垂缰井”,在灵壁城北七十里。五河县也有类似传说。楚汉战场“灵壁”,不是今灵璧县城,而是另一地名。《元和郡县志》在宿州苻离县下注: “灵壁故城,在(苻离)县东北九十里。”苻离县故城在今宿城北苻离集。今灵璧县城在苻离集东偏南,而不在东北。光绪《宿州志》: “宋元右时复置于宿州之东者,乃今之灵壁县,非古地灵壁也”。灵璧县城近汴水,古灵壁则近睢水。灵城城东十五里与泗县接界外有虞姬墓至今墓碑尚存额刻“巾帼千秋”四字旧有联语“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此墓出自“霸王别姬”故事项羽军壁垓下陷入重围“兵少粮尽”忧心忡忡夜饭帐中面对美人虞姬骏马乌雅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墓项羽与虞姬灵璧钟馗画又称灵璧判子,它有别于其它地方木板年画或门神画作品, 用手工绘画形式,有其独特的民间风味,历经宋、明、清各代,迄今经久不衰,尤甚在清代的灵璧古城内,画店林立,画商如云,清乾隆年间《灵璧志略》称: “每岁可售数万纸”、“画工衣食于斯”记载当时盛况。灵璧钟馗画在继吴道子之后,至宋元祐年间,灵璧置县时期,便有一批民间画家云集此地,初步形成钟馗画(民俗画)艺术中心。北宋画家杨斐所绘钟馗,深得吴道子之味,气势伟岸;后居淮楚, 与灵璧画家友情深厚,因传道子之法,为灵璧钟馗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宋淮阴画家龚开,入元不仕,喜作钟馗墨鬼,笔墨酬和,妙趣横生,灵璧画家深受影响,钟馗画风为之一变,形象怪诞,风格新奇。清初,指画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时灵璧为宿州所辖,经常往来, 对灵璧钟馗画家大加扶掖,使灵璧钟馗画创作水平整体得到提高。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赞道: “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 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失吴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 1915 年,灵璧民间钟馗画师翟光远绘制的钟馗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有称“万国艺术赛会”并荣膺金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钟馗画钟馗画灵璧石,又称磬石(八音石),产于本县渔沟镇磬石山北麓平畴间。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 116 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 《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

走进灵璧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库
  • 文件大小1.80 MB
  • 时间2017-03-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