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教案 1. 巴东三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简析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长江三峡简图”,标明主要景点,让学生了解旅游景点的方位。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建立对三峡风光的感性认识。教学方法: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全长 6300 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幻灯片展示教师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 2组织课堂发言。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 1观看幻灯片,听教师讲解,对三峡形成较直观的认识。 2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 总结各部分大意。 2抽学生发言。 3小结: 第一部分:( 1~2 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第二部分:( 3~9 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4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 1) 1朗读课文, 在书上划分段落, 并归纳段意。 2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3与教师一起理清文章结构。 4理清作者游踪顺序。三、字词积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 2)的掌握情况。跟随教师的活动掌握疑难字词。板书设计: 1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 ——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 ——夔府的江岸 2疑难字词浣妆滟滪堆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第二课时一、分析描写巫峡所用修辞手法及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巫峡描写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例句。 2抽学生朗读他所划的句子。 3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并体会其作用。 1阅读 7、8自然段,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2朗读所划的句子,并指明其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体会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二、比较阅读,讨论作者的写作特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将这两个段落与描写西陵峡和瞿塘峡的段落作比较, 体会作者根据景物特点而采用 1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出意见, 互相商讨,也可一人提问,大家讨论,解决问题。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师总结:本文介绍三
1.巴东三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