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编制依据..............................................................................................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
三十三层,建筑物总高度为1#、7#,2#,3#、5#
米,6#、建筑面积1#、2#、3#、5#、6#、
7#,本工程采用CFG桩办理地基,钢筋混凝土筏形
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设计耐火等级为地上、地下一级,建
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
年。
三、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
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
隙近似蜂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有: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造成砂浆少,石子
多。
2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平均,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
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空隙不严实,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大。
7、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未稍加间歇就持续浇灌上层混凝土。
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好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
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
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
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实,局部漏浆。
4、模板隔断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无效,混凝土表面与模
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
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
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隹,
3
未振捣就持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折,砂浆分别、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指混凝土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其
产生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
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
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规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