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职生职业道德论文(共6498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职生职业道德论文(共6498字).doc高职生职业道德论文(共 6498 字) 一、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传统上, 我国职业道德的定义是指:“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 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 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在人们特定的职业生活限度内的‘职业化’”。职业道德教育是“一定社会或阶段,为了使从业人员遵循其职业道德为准则, 自觉履行对职业实践所应尽的义务, 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从业人员施加系统的职业道德影响”, 是使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职业实践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品质所不可缺少的中介。具体地说, 我国各类高校职业道德教育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根本指导, 以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 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牢固的专业思想。很明显, 传统观念上的职业道德着重从道德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出发, 强调个人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与服从义务, 忽视了道德本质上的普遍性、传承性和创新性。马克思主义认为,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上层建筑自进入阶级社会后, 虽然呈现了显著的阶级性, 但其普遍性的本质属性并没有变。道德的普遍性就是道德的社会性, 即使在阶级社会里, 道德本质上的社会性, 或者说全人类性, 如为维护社会存在和发展而被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普遍认同的社会公德等仍然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道德规范。马克思主义同样认为,道德的历史传承性与创新性并存。作为上层建筑,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而变化, 表现出创新性的特点。改革开放使我正义、等价交换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逐步成为指导人们社会行为的行为准则。受社会风气影响, 青年学生往往把追求个人自由、实现自我价值, 看作是人生选择之一, 价值观念的自主性明显增强。传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强调了施教者的主体作用, 忽视了作为社会个体在工作、学习中的主体能动性, 忽视了受教育者道德选择的主体作用,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当前青年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心理需求存在着潜在的冲突。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价值混乱等社会病态现象与学校教育所提倡的职业道德规范出现明显的背离, 既降低了学生的接受效果, 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道德判断时处于两难的境地, 为降低社会病态的消极影响,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职业观的同时, 主动吸收国外职业道德理念中的合理因子, 遵循青年心理需求, 因势利导, 重构职业道德规范, 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理念, 就成为提高青年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 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选择。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即职业道德是信仰、价值观和原则, 是指导个人在具体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实践,理解其工作权利、职责, 进而采取相应行动的方式。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 一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认识和解决自身内在的, 与他人、环境之间的道德冲突的框架, 用以提升个人工作的满意度, 促使个人持续、富有成效地就业; 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养成自觉遵守工作道德品质的机会。很明显, 西方的职业道德观明确了职业道德所要协调的关系,包括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关系。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道德冲突的思维框架和思维方式, 并通过对道德冲突的解决来提高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突出了个人在解决这类问题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养成学生职业道德中的自主性和解决道德冲突中的能动性, 尊重劳动者的权利与尊严正是我们所要加强的。二、充实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国内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内容上比较单调笼统, 理论性强, 缺乏针对性。以高职教育为例, 全国超过半数的高职生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分为不同的专业, 属于不同的社会行业, 应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但对他们的职业教育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单的一章, 内容为“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等部分, 都是具体的理论阐述, 既缺乏对社会上不同行业中职业道德要求的针对性, 又没有充实的案例进行说明和例证, 这种原则性、纲领性的职业规范对形成青年学生职业道德认知, 养成职业道德习惯, 自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学生道德形成的自主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一) 增加劳动者的权利内容,维护劳动者的尊严,增加劳动者的职业荣誉感职业对于个人有双重意义,它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工作, 还是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载体。传统职业道德教育对劳动者必须遵行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明确而清晰, 但对劳动法、工会法等涉及保护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则避重就轻, 语焉不详。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完善, 导致“中国社会资本资源和政治权力的媾和, 采取了一种隐匿性的“‘私通机制’: 一方

高职生职业道德论文(共6498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