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姓名:范程伟
学号:1523030053
专业:教育管理
指导老师:赵雪霞
美国青少年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
(一)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1974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生涯教育法案 ———《生计教育法案》,该法案将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放在以学校为根底的生计教育形式上,由学校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学生进展生计教育,开展生计辅导和效劳工作,鼓励学生参加职业入门课程,将职业意识和职业才能的培养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中去。它是全国各级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法律根据。
1989 年,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制定了《国家职业生涯开展指导方针》,该方针涵盖了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和成人学校几乎所有层次的学生,提倡通过和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来促使个人通过各种方式习得生涯规划才能。
1994 年, 美国教育部和劳动部共同发起了全国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从学校到就业”,并于当年公布了《从学校到工作时机法》(School to work opportunities act), 促使学校和社区机构开展协同合作关系、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从学校到工作的方案”。它的施行意味着从职业意识、职业开展、 生涯规划到职业选择的完好生涯开展指导体系的建成。
(二)充足的资金支持
为了保证职业生涯教育可以有一个良好、系统和持续的开展,美国政府通过拨出专款这一措施来推进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 1971 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拨款 900 万美元来支持各州进展生计教育实验,1974 年又增加至 6100 万美元,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增加了 5200 万美元,可见美国政府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 1994 年的《从学校到工作时机法》,截止到 2001 年 1 月,在所有已建立的“从学校到工作”方案工程中,73%的工程收到了除教育和劳工组织之外的资金和捐赠,61%的工程收到了来自社会各团体的资金支持。
(三)全面的合作性
,学校就请家长到学校介绍工作,有的学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职业日”,邀请包括律师、营销员、警察等不同行业的工作者来学校介绍自己的工作。中学时,学校会组织学生开场实习,和工商企业联手制定实习方案,撰写实习大纲设计课程,有的学校甚至还安排实习进度.
除学校外,社区、企业也都积极地参和其中,很多企业吸收实习生到相关岗位实习,有的企业还直接参和到在校生的职业培养方案中去。例如,美国的“生计教育”不仅在校内开展,还在校外进展,其中以雇主为根底的教育形式鼓励学生到各地的企业参观,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职业气氛,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从而明确了今后的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
(四)高度的专业化
美国人做事情比较讲究程序和章法,:
,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摘要,按照规定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报告名称;个人姓名、地址和 号码;所属实习队、实习年份、实习课程号;实习工作简短的描绘和历
美国青少年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