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表
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施工单位:xx 编号:
单位工程
xx大桥
交底时间
分项工程
钢筋工程
工程部位
盖梁
接受班组及管理部门
协作单位负责人、
各施工班组长以免返工浪费。
钢筋下料
(1) 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等均清除干净。钢筋的除锈,大量除锈,通过钢筋调直完成;钢筋局部除锈采取人工用钢丝刷清刷的方法进行。如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等,已伤蚀截面时,剔除不用。
(2) 核对下料钢筋的品种、数量、尺寸、直径。
(3) 采用槽钢加挡板胎具控制下料尺寸,并认真核对其尺寸。
(4) 钢筋下料过程中应根据钢筋尺寸不同进行搭配,统筹排料,减少短头、降低损耗提高钢筋的使用率。下料原则一般先下长料,后断短料,断料时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5) 钢筋下料时尽量去掉钢材外观有缺陷的地方。主筋应使用无齿锯或者专用钢筋切断机切割,要求切割端面与轴线垂直,端面光滑平整。
钢筋弯制、成型
6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1)在平台上按1:1的比例放大样,具体形状见《盖梁钢筋构造图》。
(2)按图弯制所需钢筋,并抽样复核各部尺寸,超出误差及时修正。
(3)弯筋根数一次超过3根,要用卡具卡死以保证尺寸准确。
(4)钢筋弯制过程中,如发现钢材脆断、太硬、回弹或对焊处开裂等现象及时反映,找出原因正确处理。
钢筋骨架制作:
(1)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场地采用专用胎具制作成型,在施工平台上,用石笔按照主筋形状按1:1比例画出主框架图,然后将弯制成型的钢筋按框架图摆放焊制到位。
(2)主框架钢筋摆放焊制成型后,按照图示间距按1:1比例确定出其它各主筋位置,并依次焊接到位。
(3)主筋规格有Φ25和Φ28两种,钢筋骨架主筋连接采用双面搭接焊,。
钢筋骨架的验收
钢筋笼加工完毕后,由项目部质检员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标准见质量标准。
钢筋骨架的存放
钢筋骨架存放时,为避免变形要每隔2m垫一道枕木,上覆盖防雨苫布,有专人看管。存放的钢筋笼要挂标牌,上面注明尺寸、使用部位、是否检验合格及检验人和检验日期等。
钢筋笼绑扎
施工前准备
盖梁钢筋笼加工可在现有钢筋工作厂棚内进行。在绑扎前要进行场地处理,清除场地上的污泥、垃圾
6
。场地清理完成后,按照1:1比例将钢筋笼边线放样,放样完成后每隔2m铺设一根10×10×200cm方木,并用水准仪调整方木,保证方木在同一水平面上。
钢筋笼制作
准备工作就绪后,利用钢管和卡扣搭设边侧支撑,钢筋骨架摆放到位后穿入钢管,将骨架与支撑进行绑扎固定。骨架定位要准确,控制好骨架间距并保证端头平齐、顶面平齐和骨架无变形,在钢筋班自检合格后才能开始绑扎其它钢筋。
为便于箍筋的准确和快速定位,绑扎箍筋前,在骨架顶层及底层钢筋上面用石笔画出每道箍筋的位置。水平筋及立柱处箍筋暂时不绑扎,在钢筋笼吊装完成后再绑扎。为防止盖梁钢筋笼吊装时立柱外伸钢筋与盖梁钢筋位置相冲突,在盖梁钢筋笼绑扎时,箍筋与底层骨架钢筋不绑扎或少绑扎。待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再绑牢。
盖梁主体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挡块与垫石等预埋筋的绑扎。钢筋笼绑扎完成及时报现场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整体吊装。
钢筋运输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采用四轮车拖带长约7m的小车运输,钢筋笼吊装到小车上后采用绑绳将钢筋笼固定到小车上,同时钢筋笼一端悬出小车不超过2m,小车长度不足时可采用木方临时将小车加长。为运输过程中减小钢筋笼的变形,可采取一定保护措施。
钢筋笼吊装
使用起重机整体吊装盖梁钢筋笼。吊点设置在临时支撑的钢管上(吊点沿钢筋笼的纵轴线分布),钢筋笼就位后,使用吊线锤和钢卷尺检查钢筋笼纵轴线是否与盖梁中心线重合、钢筋笼与立柱中心的相对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及时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然后拆除临时钢管支撑。
7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钢筋笼吊装图
钢筋验收
钢筋笼制作完成,预埋到位及系梁钢筋绑扎完成自检合格后,报由现场监理及测量监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操作要点
1. 加工前应保证钢筋平直,无局部曲折,钢筋表面洁净、无颗粒状或片状锈批、无损伤或油渍。
墩柱钢筋二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