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灵江路站建筑说明.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 做出功能完善、安全可行、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实施设计方案。本着“以人为本,乘降安全、经济适用、简约美观”的原则,综合协调好车站的系统功能要求,为乘客提供适宜的乘车环境,体现出哈尔滨轨道交通设计的创新理念和地方特色。
车站设计必须满足客流和设备运行的需求、保证乘降安全、疏导迅速、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便于管理,并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救灾等设施,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2043年)或客流控制期设计客流量(如近期值大于远期值时取大值)和综合考虑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远期设计客流量为该站远期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 灵江路站

4
或客流控制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取早、晚高峰小时客流量中的较大值)乘以超高峰系数,超高峰系数则根据车站规模、车站周围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客流性质的不同,~。
车站可根据客流量大小、线路条件、站址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结构形式,但必须满足车站的基本功能要求。
车站设计应合理组织客流,减少进、出站流线的交叉,保证乘客方便进站、迅速出站。车站的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楼梯和自动扶梯、售检票口等各部位的通过能力应相互匹配。
车站的紧急疏散能力,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将一列车乘客及站台上候车乘客在6min 内疏散至安全区域。
换乘车站设计,应结合客流特征,统一规划、同步设计,优先采用付费区内换乘的换乘方式。凡两线建设期相近的换乘车站,换乘节点应同步实施;不能同步实施时,应预留换乘节点的土建接口条件。换乘车站出入口应优先考虑共用的原则,统一布局、节约用地。
车站设计应合理组织客流,避免交叉干扰,保证乘客进站方便,出站迅速,车站的站厅、站台、出入口、天桥、楼梯、通道、自动扶梯、售检票机(亭)等各部位的通过能力应相互匹配,同时应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车站设计应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并与周边地下过街道、地下商场、人行天桥等结合,组织综合开发,以便能综合疏解地铁客流和过街客流。凡与车站合建或连通的物业开发区等公共设施,一般情况下,除满足相应的规范、规定外,还应满足《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的规定。
地面车站建筑造型充分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简洁、明快的特色,富有时代气息。全线地面车站建筑造型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要求体现本线车站建筑的统一性,个性则要求突出各车站与所处环境的景观协调性。
凡处在城市主干道下的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上覆土厚度除满足结构安全外,还应按照城市规划部门和市政管线部门的要求进行协调,合理确定。
车站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车站规模,以减少投资。
车站出入口地面厅以及风亭均需结合站前广场或绿化规划,其地面部分的立面设计要做到简洁、明快、大方易于识别,并应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特点和时代的气息,同时还应与周围的城市景观相协调。
车站的装修形式和风格,首先应满足功能要求,体现线路特征,又要能体现各车站的标识特征。装修风格要尽量体现车站结构的自然美感,并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满足防火、防潮、防霉、耐擦洗,并且应着重考虑后期维修的便捷性。
车站建筑防灾设计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及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执行。除考虑车站自身的消防设计,还应注意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地面构(建)筑物和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并应满足《地铁设计规范》-。车站主体及风亭、出入口应远离加油站、加气站或其它危险品场地, 其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全线需统一考虑无障碍设计。车站应设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专用厕所及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车站至少应有一处出入口设置无障碍电梯或轮椅升降机。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

灵江路站建筑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莫欺少年穷
  • 文件大小444 KB
  • 时间2022-05-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