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社会大舞台中悄然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将教育与社会密切结合,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展了教育时空,还使自然环境与特定的社会环境成为了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专业知识与技能。我园地处开发区,家私广场、蔬果批发市场近在咫尺,渐渐地这些也被我们列入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之一。在中班组开展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时,在调查、了解之后,教师通过审议发现,家居商城与我们的主题息息相关,玲琅满目的家具,让幼儿懂得我们居住的一个小家是需要由这么多柜子、床、沙发等组合而成的。参观中,富有艺术性的一张休闲椅,或者一个色彩缤纷的北欧风五斗柜,都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进行艺术欣赏。进入每家店,打招呼便是最基本的礼貌,轻轻走、静静看,在点滴细节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与规则意识培养。在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从主题发展需要出发,又回归到课程学习,使我们的课程变得更丰富,更饱满。
二、一进一出,多方位、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请进来”主要通过“家长助教”“职业助教”等形式,将爱好广泛,工种不同的人员“请进”幼儿园,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职业、阅历与专长等都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经过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家长来园助教,展示其特长与风采,使幼儿获得更直接的经验。如在“职业助教”活动中,我们请警察、消防员等特殊工种的人员,或者是爱好烘焙的妈妈,擅长饲养、种植的爷爷奶奶,医院工作的爸爸充当志愿者,担任幼儿的 “老师”。如在清明时节,耕乐园的种植地开始播种,园内的教师、保育员都没有干农活的经验,此时,每个班有相关经验的爷爷奶奶便是我们的“宝贝”,指导我们选择使用种子播种还是秧苗种植、如何松土施肥、铺膜搭架等,此时班内的教师、幼儿都成了爷爷奶奶的小学徒。再比如中班有一位家长是医生,他带来的内容是关于洗手的知识,虽然看似简单平常,但他从洗手的步骤、洗手的原因等多方面让幼儿了解原来一个简单的洗手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周围得天独厚的社区资源优势,组織幼儿参观实践、交流表达、动手尝试,带幼儿回归现实生活,体会生活的本色。如:春暖花开时,带幼儿到未拆迁的村社,寻野菜、找豆耳朵、挑马兰头、写生油菜花,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秋意盎然时,带幼儿走进运河公园,发现草坪被人们随意践踏时,发现人们乱扔垃圾时,可以随时启发幼儿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幼儿能够初步将自己爱社会的情感,转化为爱社会的行为。学习歌曲《买菜》前,去蔬菜批发市场,认识蔬菜品种、了解钱币用途、知道蔬菜价格,体验生活,与人交往,从而给歌曲学唱做好前期的经验准备。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活动开展中,为了了解周边的设施环境,我们走出园门,一路认识各类居住小区:高层楼、多层楼或自建房等,认识沿街店铺:理发店、药店、烧烤店、汽车修理店、文具店等,走进运河公园,了解运河上的桥、运河上的船……渐渐延伸到对家乡的了解,了解家乡的物产、景点等,激发幼儿对家乡、对祖国、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在这样与社会的亲密接触中,幼儿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在直面不良现象时,我们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帮助幼儿学习、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使幼儿能够初步做出积极的应答,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让幼儿在社会大舞台中悄然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