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究竟是谁“妖魔化”了数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2 页
究竟是谁“妖魔化”了数学?
  有抽样调查显示,80%左右的人都做过与考试有关的噩梦,而考试的噩梦中又有70%左右是考数学的。在微博和论坛里,他们把自己称为“数学恐惧症”患者。更可怕的是,眼下,“数学恐惧症”患者的年龄越来越第 2 页
究竟是谁“妖魔化”了数学?
  有抽样调查显示,80%左右的人都做过与考试有关的噩梦,而考试的噩梦中又有70%左右是考数学的。在微博和论坛里,他们把自己称为“数学恐惧症”患者。更可怕的是,眼下,“数学恐惧症”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蔓延至中小学生。(《新京报》12月16日)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基础学科,不管文科、理科都离不开基本的数学知识,但是没想到的是,数学竟然成为许多人的“梦魇”。
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一是为了提高成绩,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公式,缺乏探究与现实相结合的数学问题,学生没有“悟”的机会和时间,只有被动接受。无穷无止的试卷、重复作业、题海战术,也扼杀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二是学习内容太难,外国大一的学生考试内容是“勾股定理”,而我们的中学试题,需要做许多辅助线才能完成。三是过度开发学生潜力,奥数横行,培训内容大大超出学生的智力水平。面对高深的习题,学生束手无策,测试成绩很低,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四是教师要求过高,有些中小学教师自己制定及格“标准”,凡是90分甚至95分之下的成绩都定为“不及格”,“不及格”的阴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是有些教师喜欢出些偏题、怪题、难题,诸如“有一浴缸,若打开入水管,20分钟可将浴缸灌满;如打开排水口,25分钟可将浴缸排空,两个管子同时打开,请问何时能把水装满?”在这种“神题”一手遮天的语境之下,很难相信还有谁会对数学情有独钟。
第 2 页
数学没有罪,也不是人们先天就恐惧数学,正是因为后天接受数学教育时,出现了一些毁灭数学学习兴趣的情况,才导致人们讨厌数学,远离数学,使数学变成“梦魇”,甚至让有些人发出“让数学滚出高考”的过激之语。
笔者认为,要让数学回归“天使”而不再扮演“恶魔”角色,就必须改变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从培养孩子数学兴趣入手,千万不能再以“数学教育”的名义扼杀数学的明天。

究竟是谁“妖魔化”了数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逍遥小书生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