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省洛阳伊滨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二 2014-2015 学年上学期地理月考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共 60分每题 2 分, 共 30 个题】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但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 都临海洋 B. 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 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 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2.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 .同属温带地区 B .气候的大陆性强 C .同属东部季风区 D .都是平原地区 3. 长江中下游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 ①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水网稠密④地势平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4. 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 .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 .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D .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5 .关于长三角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 .因河、湖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 C .该地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至三熟 D .该地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6.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 越容易区分。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 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A. ①——第 30天 B. ②——第 75天 C. ③——第 100 天 D. ④——第 130 天 7.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 .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 .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8. 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A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9.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B .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 .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10. 2011 年1 月以来, 洞庭湖区累计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五六成,到5月 17 日洞庭湖水体面积仅为 382 平方公里。洞庭湖腹地昔日一望无际水域的地方, 现在却变成了一片辽阔的绿色草地, 犹如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为准确及时地监测并分析洞庭湖区水位变化, 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遥感技术④雷达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1. 长江三角洲平原作为全原的原因是( ) A .土地质量比较差 B .耕地破碎 C .水稻土肥力下降 D .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12.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A. 雨热

河南省洛阳伊滨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ndfrs
  • 文件大小542 KB
  • 时间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