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泰的抗肿瘤研究
含氮双膦酸盐的抗肿瘤机制
NBPs, 含氮双膦酸盐
Adapted from Clézardin P, et al. Cancer Res 2019;65(12):4971-4974.
NBPs
NBPsicago, IL. Abstract LBA4.
经唑来膦酸治疗的病人中表现出非显著性趋势:总生存率增高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2
24
36
48
60
72
84
随机分组后时间, 月
总生存率, %
发生数 风险比 (95% CI) /#存在危险数 vs不使用唑来膦酸 P 值
ZOL 16/ 899 (, ) .101
No ZOL 26/ 904
平均随访时间 = 60月.OS = 总生存率; CI = 可信区间; ZOL = 唑来膦酸. Gnant M, et al. Presented at: ASCO 2019. Chicago, IL. Abstract LBA4.
(n = 904)
(n = 899)
10
41
29
10
6
10
9
2
0
2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No ZOL
ZOL
无复发死亡
继发恶性肿瘤
对侧乳腺癌
远处复发
局部复发
第一事件患者, n
首次DFS事件:唑来膦酸减少骨和骨外复发
Gnant M, et al. Presented at: ASCO 2019. Chicago, IL, USA. Abstract LBA4.
83 例事件
54例事件
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病人发生骨转移少
风险比 (95% CI) 发生数, n vs 不使用ZOL P 值
ZOL 16 (, ) .224
No ZOL 24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0
24
36
60
84
48
72
12
无骨转移生存率, %
随机分组后时间, 月
平均随访时间 = 60月.BMF = 无骨转移; CI = 置信区间; ZOL = 唑来膦酸.
绝经后乳腺癌:AZURE(新辅助亚组回顾性分析)
标准辅助治疗
标准辅助治疗
唑来膦酸 4 mg,依次
3-4周1次,用6次
3个月1次,用8次
6个月1次,用5次
3,360 患者
BC, II/III期
分层:
N+/N-
T 分期
ER 状况
化疗方法
是否绝经
他汀类药物
随
机
分
组
治疗后随访:
5 年复发和生存率
治疗5年
主要终点:无病生存率
次要终点:无骨转移生存率,骨相关事件总生存率,不良反应,生化标记物
Winter et al. Presented at SABCS 2019, Abs# 5101
N=206 (%),新辅助化疗–/+ ZOL
新辅助治疗 AZURE
Winter MC, et al. SABCS, 2019 (Abst #5101)
平均RITS , mm
相对 33% (14 mm)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单纯化疗
化疗+唑来膦酸
P = .03
0
10
20
30
40
50
病理学完全缓解 %
P = .002
结论:
新辅助治疗+ZOL能缩小肿瘤体积,并提高病理学完全应答率
显示ZOL可能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
a 多元分析 (N=171). RITS: 残余浸润性肿瘤大小
正在进行中的评估双膦酸盐抗肿瘤活性的临床研究
研究
双膦酸盐
地区
入组人数
NSABPB34
氯屈膦酸
加拿大/美国
3,400
AZURE
唑来膦酸
英国/澳大利亚
3,360
SUCCESS
唑来膦酸
德国
3,754
SWOG 307
氯屈膦酸、伊班膦酸、唑来膦酸
美国
1,102 of 4,500
NATAN
唑来膦酸
德国
392 of 654
AZAC
唑来膦酸
法国
600
ABCSG-18
Denosumab
澳大利亚
2,800
GAIN
伊班膦酸
德国
3,024
ICE
伊班膦酸
德国
1,409
已完成入组; 正在入组
总 结
大量基础研究
择泰唑来膦酸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