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 Na O 和 2 2 Na O 的对比, 2 3 Na CO 与3 NaHCO 比较;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 Al 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试题在高考中不断增多,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及其正误判断、物质鉴别和推断、实验和化学计算不断出现。 3. Al 3+、 Al(OH) 3、 AlO 2 - 的相互转化及图像分析时,一是要明确反应原理,掌握反应规律;二是要弄清图像中的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及水平线的意义;三是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充分结合起来。 4. 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 要将铁的变价性质、 Fe(OH) 2 的颜色变化、 Fe 3+ 的检验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知识点 1: 钠、镁 1 、物理性质钠: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 3), 镁:镁是银白色金属,质较软,密度 3, 熔点低( 97℃) ,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是轻金属,硬度小。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 、原子结构钠镁 3 、化学性质(1 )与非金属单质(氧气、氯气、硫、氮气) 常温: 4Na +O 2 == 2Na 2 O, 2Mg +O 2 == 2MgO 加热: 2Na +O 2 Na 2O 2; Mg + Cl 2 MgCl 2 2Na + Cl 2 2NaCl; 2Mg+CO 2 2MgO+C 2Na +S Na 2S 3Mg +N 2 Mg 3N 2 (2) 与水的反应 2Na +2H 2O==2NaOH +H 2↑Mg+2H 2O(沸水)==Mg(OH) 2+H 2↑现象: 钠浮在水面上, 熔成小球, 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浮、熔、游、响、红) 结论:从反应条件的难易判断出金属性/ 还原性: Na>Mg (3) 与酸反应 2Na +2HCl ==2NaCl +H 2↑Mg+2HCl ==MgCl 2+H 2↑ Na 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 酸不足与非强氧化性酸反应: 是酸中的 H +与 Mg 反应, 再与水反应。因此 Na 放入到酸溶液中 Na有H 2 放出。是不可能过量的。同时 Na与H 2 的物质的与强氧化性酸反应:如浓 H 2 SO 4、 HNO 3 量比始终是 2:1 。当然反应要比钠与水的反应比较复杂,但是没有 H 2 放出。反应剧烈多。(4) 与某些盐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 Mg + 2FeCl 3 == 2FeCl 2+ MgCl 2 +11 821 +1 2 822 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如钠投入 Mg + FeCl 2 == Fe+ MgCl 2. 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 Mg + Cu Cl 2 == Cu + MgCl 2. +2H 2O==2NaOH +H 2↑ b. CuSO 4+2NaOH == Cu(OH) 2↓+ Na 2 SO 4 总: 2Na + CuSO 4+ 2H 2O == Cu(OH) 2↓+ Na 2 SO 4+H 2↑。 4 、制取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 NaCl 2 NaCl ( 熔融) 通电2 Na + Cl 2↑。工业制镁: 主要反应:
钠、镁、铝、铁、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