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飞天梦圆
教学目的:
1、默读课文,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11*飞天梦圆
教学目的:
1、默读课文,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
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所表达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查找、搜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开展的资料.
2、预习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走进千年飞天梦
从远古时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
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天梦圆》,去感受这个千年的梦是怎样圆的。(板书课题:飞天梦圆)
学生读课题,质疑,理解课题.
(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是圆满,周全的意思;“圆梦”,是指实现梦想或理想。课题的意思是“飞天的梦想变成现实了".)
【先由神话故事激趣,调动学生主动参和课堂学习,再根据课题质疑,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嫦、娥、绚、穹、锲”等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先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展了不断的尝试。
再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
最后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究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本环节力求通过学生自主读书,到达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深层的感悟打下根底。】
三、研读“飞天梦圆”的过程,感悟航天精神
1、默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第一步-—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导言: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地来,?
(1)出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请学生说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
(2)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老师小结: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成为了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声音。
(3)“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在我国航天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
3、第二步——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1)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施行载人航天工程。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广阔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们为了千年飞天梦
飞天梦圆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