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通过布道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而名满中外的厦门大学教授易
中天, 曾经在他的母校武汉大学当了十年大学讲师, 直到上世纪90 年代初, 在职称晋升、 生
活待遇改善无望的绝境中,才下定决心孔雀东南飞,跳槽到当时学术水平也许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通过布道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而名满中外的厦门大学教授易
中天, 曾经在他的母校武汉大学当了十年大学讲师, 直到上世纪90 年代初, 在职称晋升、 生
活待遇改善无望的绝境中,才下定决心孔雀东南飞,跳槽到当时学术水平低得多但气候宜人
的厦大任教。直到十多年后一夜成名接受采访,易教授还是坚持武汉恶劣的气候是让他选择
离开母校兼学术重镇的主要原因。悲情的武大,随后又面临着赵林、李工真等被喻为“武大
名嘴”的大教授相继被挖角的危机,好在武大终于吸取教训,纷纷以感情攻势等招数把出身
武大世家的李工真等名教授留了下来。
时至今日, 教授 “转会” , 大学之间互相挖角已是平常事, 只是在高校待遇普遍大幅改善
的当下,跳槽和猎头的主要原因已从当初改善住房条件等单一的生活诉求演变成五花八门的
影响因子。
21 世纪初,某化学专家从海外学成归来,被中科院委以“百人计划”教授头衔并砸下几
百万启动经费加以重用。不出几年, “百人”教授的科研势如破竹,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与研究所里的同事关系危情告急。 恰在此时, 京城另一名校慧眼洞悉, 立马许下 “长江学者”
待遇以高价转会费把 “百人” 教授挖了过去。 只可惜苦了在中科院跟着他的研究生。 想当初,
教授手握重金却以节俭为本,实验室的各种设备都已十分老旧仍不舍更换,待到跳槽事定,
中科院发放的房子和未花完的经费统统回收,他的中科院学生还没跟他过上好日子就瞬间变
成了“留守儿童” ,从此在研究所“放羊”至毕业,期间只能不时跑到教授的新根据地聆听教
诲。
有时挖角高校会把教授的整个科研团队一起挖过去。以色列一个研究所的教授跳槽去美
国,就曾经给机会他的研究生做选择。但他那高傲的研究生心中的美国只有繁华都市纽约这
只 “大苹果”, 对教授要去的美国农村嗤之以鼻, 于是选择留在以色列并转到系里另一个教授
名下。不成想,新任 boss 善于自啃“肥肉” ,却喜将“鸡肋”课题扔给学生,导致这位高傲
的研究生所做课题一换再换,几年下来迟迟出不了结果,发不了论文,至今都没法毕业。
教授跳槽,除了学术、科研上的考虑,校园政治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因素也不少。北大一
教授,由于在系主任竞争中落败并受到隐性排挤,一口气跳到中科院,换来院长荣衔并手握
实权,远非当初北大普通教授职位所能比。前文提到的高价转会教授,在完成科研资本的原
始积累之后,近年又在酝酿第二次跳槽,此次跳槽抛却了名校思路,转而洽谈地方小学校并
谋求管理职位,以图发展自身行政管理能力,为未来参选院士满足其全面发展的要求打下根
基。
退休的教授同样倍受青睐。最有名的退休教授挪窝事件,自然是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
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退休后撤离美国,将学术重点转回国内,并
获得清华大学模仿
教授也跳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