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日前,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 要求各地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全文 3 万余字,共分 17 个方面内容,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是指导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 全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是指导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一、规划背景“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城镇化持续推进, 2015 年,设市城市数量达到 656 个, 建制镇 20515 个, 城镇常住人口 亿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城乡和区域空间布局日益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一) 城镇住房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规模推进, 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2011~2015 年, 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4013 万套、基本建成 2860 万套,超额完成“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 3600 万套的任务,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明显缓解。各类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十二五”时期, 全国累计开工改造棚户区住房 2191 万套、基本建成 1398 万套。一大批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改善了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时期, 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含廉租住房) 1359 万套, 基本建成 1086 万套。公共租赁住房不仅使现有城镇低保家庭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还解决了大量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和进城落户农民的住房问题。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保障房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二)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逐步优化, 房地产市场基本保持平稳运行, 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 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协作配合, 适时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实施分类调控,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责任制,实施差别化住房税收、信贷、土地供应等政策。“十二五”时期,房地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商品房竣工量和交易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二手住房市场逐步成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住房租赁市场日益成为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 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5 年,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万亿元,比 2010 年增长约1倍,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201 0年的 % 提高到 201 5年的 % 。房地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带动了建筑、建材、金融、家具、电器等产业的持续发展。(三) 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在支持缴存职工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 实缴职工人数和缴存金额快速增长。截至 2015 年年底, 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 亿人, 缴存总额 万亿元, 分别比 201 0 年年底增加 3170 万人、 万亿元。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逐步放宽, 个人住房贷款力度不断加大, 异地贷款业务全面推进, 有力支持了缴存职工合理住房消费需求。截至 2015 年年底, 全国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总额 万亿元,比 2010 年年底增长 万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 2499 万笔、 万亿元,分别比 2010 年年底增加 1159 万笔、 万亿元。住房公积金个贷率由 2010 年年底的 % 提高至 % 。(四) 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施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城镇化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积极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编制京津冀城乡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规划, 完善国家和区域城镇体系, 优化城镇布局与形态。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实施,“十二五”时期,经国务院同意,批复 13 个省(自治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推动各地合理确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功能和发
住建部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