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秒读卡尼曼《思考,快与慢》.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秒读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NO,你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了解自己的行为!”
这本书带给我直观的感受就是:我并没有想象中了解自己,保持谦卑,接纳外界的声音,可以避免自己被自己欺骗。
我们易受眼见即为事实的影响,不愿动脑筋。
训练:
训练自己的决策能力,从点菜开始,利用两种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4
首先,训练自己的快思考能力,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一个可预测的、有规律可循的环境;另外一个是拥有通过长期训练来联系这些规律的机会。不但如此,在这两种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一万小时的训练才可以使自己的快思考能力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有所水平。这也说明了,只有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信。
谬误克服:
0)厌恶损失:学会商人的思考方式。商人通常都会问自己“与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相比,我手里的东西真的是我特别想得到的么?”而穷人只能在不同的损失之间做出选择,这是因为他们对获得和放弃之间的区别很在意。
1)乐观主义:事前验尸,即考察自己能否承担这次决策失败的风险?
2)统计谬误:采用计算方法来确定样本规模,而不是依靠直觉印象做决定(依据统计学观点,我们不应关注当前事件的成因,而应当关注其未来走向)。
3)锚定效应:有意地“为对方着想”,因为这样能否定产生这些效应的带有偏见的想法。
4)规划谬误:尽力划分出预测问题的类别,这样才能从分利用所有能够获取的分部信息。
5)预期原理:要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的结果应由(简单直接的)公式给出,在低效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例如,婚姻稳定性=做爱频率-争吵频率)。
习惯养成:
1)依靠统计结果来使整体风险降低。
2)采纳外部意见来进行决策:要时刻注意到,不同的表述使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使他们对该怎么做生成不同的意见。
3)通过改变参照点来重新架构问题。
4)降低查看自己投资结果的频率,并在获得广泛思考带来的情感收益的同时节约时间、减轻痛苦。
5)掌握更为丰富的语言:这对于建设性批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为了想清楚未来,我们需要清楚自己过去曾经用来表明信念的语言。
6
6)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做出判断;质疑我对证据的分析(它们通常都会被夸大)。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揭示了三十多种理性偏差,如启发式联想,包括可得性偏见、锚定效应、直觉判断、光环效应、小数定律、效用层叠、认知放松、典型性偏好、少即是多悖论、因果性解释、均值回归;如过度自信,包括后见之明、有效性错觉、算法判断、专家型直觉、规划谬误、乐观偏见;如前景理论包括风险决策、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四重模式、罕见事件、框架效应、偏好逆转,还有体验效用、峰终效应等。
1、认知放松: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下,系统2更不愿意工作,人也因此更容易相信系统1给出的判断。因此清晰美观的字体、简洁明确的描述,甚至是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都有助于让人信服。
2、典型性偏好:人们习惯从事物中发觉和选取典型性样本,不均长度比估计一堆线段的总长度要容易得多。
3、因果性解释:人们习惯于用因果关系解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因此故事比统计概率更能说服我们。
4、随机性误解:在一个随机数序列中,8888888和8243296出现的概率是一样,但未经过统计学训练的人很难相信这一点。他们会倾向于用虚假的因果关系去解释他们认为不随机的事件。
5、回归现象:如果学生在日常练均值波动的,那么一次特别突出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下降,一次特别糟糕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上升。但用因果关系去解释这一现象就会引发错误,比如得到结论说:批评比表扬更容易使人进步。
6、光环效应:我们对事件的判断受到与结论无关而与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物干扰。
7、锚定效应:人们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会从一个初始值(锚定值)出发,在数值调整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范围后停止。(比如估算珠峰上水的沸点时,会从100度向下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因此,当你可以给出锚定值时,你就可以影响人们的评估结果。在一个实际例子里,超市以9折促销汤罐头,有一半时间摆了“每人限购12罐”的牌子,这期间买了汤罐头的人平均购买7罐;另一半时间没有这个牌子,平均每人仅购买了3罐。
8、框架效应: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方式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手术后3个月内的存活率是
6
90%”和“手术后3个月内会有10%的病人死亡”,虽然两个表述的意思完全一致,但前者更容易引起受众的积极感受,哪怕受众都是医生(专业人士)。
9、启发式判断:处理自身不了解的问题时,人们倾向于找到一个简单或熟悉的问题,并用该问题的答案替代真正的答案。
1

秒读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